大公科技讯 12月23日晚,#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了#话题词冲上微博热搜。
其中,有不少网友吐槽“打网约车就像钻进司机的被窝”,引起不少乘客认同。
有微博博主表示:“感觉现在打车遇到臭车的概率非常大,网约车用特惠快车、快车,基本得有很大概率遇到臭的。作为乘客确实会心里很不爽。”
图源:微博截图
另有观点认为,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和平台也有很大关系。
有网友在微博评论区表示:“据说是现在司机待在车里工作时间比前两年要长很多,平台抽成越来越多,行业也卷,钱没有以前好挣了,逼得只能拼时长多创收。”
图源:微博截图
在小红书平台,也有较多网友吐槽打到臭车的情况。有网友发笔记表示:“希望滴滴打车能够重视下乘车环境及司机个人卫生,优享臭成这样真的没办法不吐槽。”
图源:小红书截图
12月23日,滴滴出行在微博发文回应此事。滴滴出行表示,进入冬季,司机师傅们为保证车内温暖,车辆开窗次数减少,滴滴也因此收到很多用户反馈打到“臭车”,吐槽车内异味。非常抱歉和惭愧,没能为大家提供一个相对清新的出行环境,影响了大家的用车体验。
目前,滴滴正开展“异味车”治理专项,通过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对车内空气差评率较高的司机暂停服务培训学习、对司机服务开展正向激励考核等方法,争取改善用车体验。
同时,滴滴出行表示,今年6月滴滴公众评议会发起的“您希望滴滴提供哪些功能”投票中,投票结果显示“拉黑异味车”位居第二。为响应用户需求,滴滴已在全国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如用户在乘车过程中遇到不好的体验,可通过滴滴App行程中页面操作未来12个月内“不乘坐该车辆”。
针对车内异味差评率较高的司机,平台将依照规则采取服务管理动作,包括通知司机改善车内卫生和空气问题、降低服务分、情节严重将被暂停服务,后续通过服务培训和考试可恢复接单,平台将持续关注乘客反馈,对服务质量进行考核。
对于臭味产生的原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近期发布的文章显示,网约车产生臭味有多重因素导致,一是以塑料、皮革为原材料构成的零部件发散出来的原材料味道,二是车内加工材料的化学药剂散发的味道。
司机和乘客也是臭味的重要贡献者,司机本人的卫生状况、常见的车内吸烟行为、车内的微生物和没有及时清理的车载空调,都是重要因素,大量积聚的微生物和它们分解有机物形成的分泌物们形成了一股杂糅着霉味、臭鸡蛋味、脏袜子味、鱼腥味的复杂味道,闻久了甚至可能让人呼吸急促、头晕眼花。
11月29日,滴滴在其官网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包括中国出行和国际业务在内的核心平台交易量为41.18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5.1%。其中,中国出行总单量为31.83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10.6%;国际业务总单量为9.35亿单,较去年同期增长33.4%。
图源:滴滴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