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来自联合国、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等国际组织与国家代表,以及阿里、商汤科技等企业齐聚,探讨AI如何助力中小企业突破技术、资金、人才瓶颈。
目前,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正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中小企业应如何把握转型升级的一些基本逻辑和规律?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忠泽对此提出“四维技术革命”破局路径:
1、低成本革命:依托开源生态替代自建算力中心,实现AI应用大众化;
2、构建开源生态:基于DeepSeek已经衍生出了海量的行业专用模型,覆盖了众多领域,掀起了一股赋能潮;
3、重构操作系统级:人工智能正从“功能插件”升级为“操作系统级入口”,成为和水、电、互联网之后新一代的基础设施。
4、驱动产业未来:人工智能正从“效率优化”转向“模式颠覆”,以零代码定制AI工具,按需调用AI功能。
与此同时,吴忠泽指出,当前深度学习与大模型技术在开放通用场景应用中仍面临四大核心挑战:第一,不可解释;第二,数据的依赖;第三,鲁棒性差(即系统面对内部结构变化和外部环境变化时,维持性能稳定的能力较差);第四,不能决策。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任重道远。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强调,AI赋能的核心在于“打造普惠共享的数字生态”。她认为,对于数量庞大、技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人工智能不仅是一项前沿科技,更是一次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要真正实现AI赋能中小企业,关键在于破解中小企业的实际难题,打造普惠共享的数字生态。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蒲亚鹏现场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的“上海方案”样本,通过算力卷、模型券、语料券等方式降低智能算力租用模型应用及高质量语料的应用成本,预计到2025年全市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个行业的开发语料库,为本市各类企业提供最优保障。
论坛聚焦中小企业“不会用、不敢用、用不起”AI的痛点,发布《AIforSME全球普惠倡议》,该倡议首次实现“技术-政策-金融”三位一体的普惠框架。
倡议提出五大行动方向:增强全球中小企业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获得感、推动开源技术全球共享池建设、倡导开放兼容的国际技术标准互认、设立面向全球普惠型人工智能基金、构建全球中小企业AI人才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