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因拍戏期间穿警服直播带货,“嘎子哥”谢孟伟被行政拘留7日

2025-09-18 22:01:37大公科技 作者:黄春蕊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9月17日晚,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公安局的一则通报引发舆论热议。通报显示,36岁的河北雄县人谢某某在拍摄电影休息期间,身着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直播带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7日。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公众发现涉事者为演员谢孟伟。2003年,其因出演电视剧《小兵张嘎》中男主人公嘎子一角,以童星身份被人们所熟识,被观众称为“嘎子哥”。目前,“嘎子哥”谢孟伟的快手账号已被封禁。


 
  据了解,9月13日下午,“嘎子谢孟伟”通过社交账号发布道歉声明称,其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有身着警服的画面,这些服装都是剧组拍摄专用戏服。他说:“(我)不应该穿着此类服装分享相关视频和直播,对此,我向人民警察报以真诚的道歉。”
 
  虽然谢孟伟已经公开道歉视频,但网友对此似乎并不买账。在“嘎子谢孟伟就穿警服带货道歉”词条下,有网友评论直言“希望严惩不贷,永久封禁”,还有网友表示“这个确实有损警察形象!要严肃处理!”



 
  对此,《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盈科(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强律师表示,道歉声明在法律上并不能使其免除法律责任。违法行为一旦发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即已产生。公安机关是否立案、是否处罚,是依据违法事实和法律规定来决定的,而不是依据违法行为人的态度。但是,道歉声明具有其积极意义。它属于违法行为人对自身错误的认知和悔过表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因此,谢孟伟的公开道歉,虽然不能“免除”其责任,但可以被视为一种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执法机关在裁量其最终处罚结果时,会将其道歉态度、社会影响的消除程度等因素纳入综合考量。
 
  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表示,警服代表着法律权威与庄严,随意穿着直播是对其的严重冒犯,不仅损害了警察形象,更触碰了法律红线。作为拥有千万粉丝的公众人物,谢孟伟本应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却为博流量不择手段,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此次事件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惩处,也为所有公众人物敲响了警钟:必须严守法律与道德底线,珍惜自身影响力。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指出,这一事件不仅是一次个人行为失范,更暴露出直播行业在流量驱动下的法律意识淡薄和监管缺失,具有多重警示意义。首先,法律底线不容触碰。警方依法处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明确传递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信号。其次,公众人物应严守社会责任。谢孟伟作为知名演员和头部主播,拥有超千万粉丝,其言行具有广泛影响力。然而,他却将代表国家执法权威的警服当作直播“道具”,甚至口出粗言,严重损害了警察职业的庄严形象,也辜负了公众对其“童年滤镜”的信任。此次事件导致其商业价值骤降,品牌合作终止,账号被封,正是对其“流量至上”行为的反噬。
 
  柏文喜进一步表示,行业监管亟需强化。部分主播为博眼球,屡屡打“擦边球”,如冒充军人、警察、消防员等身份进行营销,甚至伪造证件、公文,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削弱国家公信力。此次事件提醒平台方必须加强对敏感服饰、身份标识的使用审核,建立可追溯的管理机制,防止“戏服”变“工具”,避免公权力符号被滥用。另外,法治教育仍需普及。从“潘嘎之交”卖假酒,到穿警服带货,谢孟伟多次因直播翻车,却未真正吸取教训,反映出其对法律缺乏敬畏。这不仅是个案,也折射出部分网络从业者的普遍心态:只要流量够高,规则可以“让路”。而此次处罚,正是对这类心态的当头棒喝——法律不会为流量开绿灯。
 
  事实上,早在2023年国新办就举行了“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就专项行动有关情况进行说明。其中就专门提到,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重点就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整治“自媒体”乱象、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等9方面开展专项整治。
 
  未来,随着监管力度的持续加码、行业自律的不断强化,以及公众监督意识的提升,网络生态将在这样的良性引导中变得更有序、更健康。
责任编辑:王杰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