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科技讯 9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信息显示,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货拉拉,要求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法律规定,落实反垄断合规主体责任,及时规范经营行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货车司机、消费者等相关主体合法权益,推动平台规则和算法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事实上,并非货拉拉首次被监管部门关注,回溯其发展历程,货拉拉的监管约谈史可追溯至2021年。
据光明网等媒体报道,2021年5月,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联合约谈包括货拉拉在内的10家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明确指出互联网货运平台存在“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侵害从业人员权益的问题。
据新浪财经统计,自2021年起,货拉拉已被交通运输部门频繁约谈十余次,核心问题始终聚焦于抽成机制不透明、会员费定价不合理、司机申诉渠道不畅等领域。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这些问题以及因此被多次约谈,可能会对货拉拉的上市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自2021年6月美股上市计划折戟后,货拉拉于2023年3月转战港股,截至2025年4月已先后5次递交招股书,但均因未在6个月有效期内完成聆讯而失效。
招股书显示,货拉拉2022年—2024年货拉拉营收分别为10.36亿美元、13.34亿美元、15.93亿美元,2022年经调整净亏损1210万美元,2023年扭亏,当年及2024年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是3.91亿美元和5.01亿美元。
不过,货拉拉的估值却有所滑落。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单显示,货拉拉2023年估值为900亿元,2024年则下滑至650亿元,跌回到2021年的水平。
截至2024年末,货拉拉现金及等价物为21.22亿美元,短期借贷及到期债务却高达47.59亿美元,呈现资不抵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