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文旅V观察 > 小米文旅秀

《三体》在动画“出圈”

2022-12-26 17:11:23大公文旅 作者:米广弘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隆冬时节,改编自刘慈欣同名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的《三体》动画在哔哩哔哩(简称“B站”)上线,首周两集连播。前两集在B站播放量超1.4亿,有近620万人在线“追番”(订阅),引发又一轮“三体热”。

  《三体》一直广受企业家和互联网圈的追捧,衍生出大量文章分析其中的“海量隐喻”,甚至总结出“三体互联网战略”、“三体管理学”之类的概念。尊重原著气质、以动画展现原著经典内容,具有精良的画面制作,给人以宏大震撼的视听感受,是《三体》动画圈粉的第一个原因。

  小说《三体》以恢宏的笔触描绘了地球文明以外的“三体文明”,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在表现宏大的故事主题之时,《三体》动画尝试打破动画的年龄限制,朝着更广泛、宽阔的年龄领域拓展。小说《三体》中有不少突破想象力的科幻创意,比如智子、多维空间、脑波交流等。脱离了文字的想象力,《三体》动画制作团队和核能、量子力学各方科学家、顾问团队,定期交流沟通,反复打磨作品,将这些科幻创新展现得具有“实感”,呈现出丰富的科幻视觉体验。为了还原小说的冷峻质感,动画制作团队采用了传统手K(手工绘制)关键帧的方式,呈现赛博朋克风格。

  技术水平决定一部动画能不能“启航”,讲故事的能力则决定一部动画能走多远。小说《三体》具有宏大的故事架构、严密的科学逻辑、瑰丽的人文想象,处处渗透着中国哲思;它描绘了一个奇妙庞大的“三体”文明,探寻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以及人类与整个宇宙的关系;它约90万字、故事跨度超过千年,要浓缩成十几集的动画,改编难度极大。

  原作描绘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创造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奇迹,使其成为最具价值的中国科幻IP,早早开启了电影、剧集以及动画的影视化改编之路。

  《三体》动画改编是在第一部基础上展开第二部最精彩内容的讲述,开篇即是原著第一部末尾的“古筝行动”,第一部的主体内容则通过字幕和回忆片段的形式体现。这样直接将第二部小说中冲突更多、节奏较快内容呈现,显然更适合影视动画的形式,也展现了编剧对原著充分而深刻的理解,在故事取舍、叙事节奏等的把控度。

  作为《三体》IP影视化的“先行者”,主创团队在制作过程中更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保证创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科学依据,力求在剧情设计上强化硬科幻属性。动画除了在剧情上有些地方产生了多余和冗余之外,画质和建模以及人物形象的设定,倒也还算符合大众心目中的想象,对于镜头的剪辑、切换,动态渲染等,也属动画作品的较高水平。

  不管怎么说,《三体》动画又将《三体》拓展到了新的二次元领域,同时,动画把情节具体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兼顾了原著的人文关怀。动画尝试在宏大世界观、宇宙观之下聚焦人性、有着中国人思考的故事,用中国人的价值观去理解宇宙,“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我们更强调整个人类的命运共同体”。(作者:米广弘,大公文旅特约作者)

责任编辑:王怡婷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