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文旅V观察 > 小米文旅秀

文旅剧《班婕妤》:重现忻州名人记忆

2023-01-29 14:20:20大公文旅 作者:米广弘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当前文旅演艺的火热,不论传统的剧场,还是新兴的实景,都自有一大波儿“粉丝”拥趸。班婕妤,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今日,大型文旅项目——历史歌舞剧《班婕妤》在她的老家,忻州古城西园·怡园正式上映。

  班婕妤出身文化世家,自幼通读史书,是班彪的姑姑,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人生从繁华到萧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帝王后宫的普遍人生境遇。之所以成为贤妃的典范,是因为她无论位极人臣还是贬谪践踏,都时时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被世俗玷污。

  《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今日的剧目也是据此传记来进行编剧,整个故事的主线为:早年经历、选入后宫、帝王专宠、赵氏诬陷、请居深宫、落寞晚年、深明大义、后世敬仰。该剧突出了民族融合的背景,汉朝以后的历代中央政权发展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格局,形成和发展的情况虽然各不相同,但总的方向是发展成为统一的国家。主创们通过女性视角折射时代意义,让作品主题得到整体升华。

  赵合德、赵飞燕两姐妹做为反例诬陷班婕妤。失宠后的她没有自怨自艾,移居长信宫后,悄然隐退深宫之中,作诗赋以自伤悼,借以度过光阴,常常触景伤情。除陪侍王太后烧香礼拜之外,长昼无俚,弄筝调笔之余,间以涂涂写写,抒发心中感慨,为文坛留下了诸多诗篇。汉成帝崩逝后,她请求到帝陵守墓以终其生,冷清度过了孤单落寞的晚年。她的作品大部分已遗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历代嫔妃以贤德胜于班婕妤为楷模,其一生可以看作是古代女性励志的标本,借古喻今。成语却辇之德,就是形容班婕妤无时无刻都在注意自己的德行,在妇德上面下了很大功夫,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修养影响汉成帝,让他成为一个有道明君。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汉成帝并没有体会到她的良苦用心。

  纳兰性德一直是我喜欢的偶像,我写过《左手纳兰性德 右手仓央嘉措》一文,虽然此文可读性强,可考性差,但还是在网络掀起了关注纳兰的热度。古往今来人人耳熟能详,纳兰最著名的一句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大多数人只知道前一句,后一句中的画扇,典故指的就是班婕妤。

  自己有幸创作了以元好问为原型的剧目《问情》,今天参与创作的《班婕妤》也在春节期间于忻州古城正式亮相。尊重历史是创作的前提,虽然古装剧本无恪守历史记述的硬性要求,但纵观口碑之作都在努力做到当有史料可考时尽量不违背史实记载,于记载不详或空缺处进行合理的艺术虚构。

  该剧借鉴电影手法,独特画风的设计、连环紧扣的剧情及特点突出的风格,增添文旅精彩看点,全景呈现恢宏史诗。如,班婕妤在《团扇歌》中自比秋扇,感叹道:“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之后历代,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势的象征。团扇与凄楚人生境况相关联,用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凉秋时节则被弃置箱中,后世以“秋凉团扇”作为冷落的典型,此剧深入刻画了人物“班女扇”。

  班婕妤文才颇高、熟悉史事、引经据典、擅长音律、写词谱曲。一生谨守礼教,不干预朝政,深受人敬慕,曹植、左芬都对她评价极高。钟嵘《诗品》将班婕妤列入上品诗人十八位之列。西晋博玄诗赞她:“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臣君。纳侍显得,谠对解份。退身避害,云邈浮云。”

  优质的剧目,细节考究的视听元素既强化了历史空间的真实感,也携带着丰富的文化内蕴,具有独立的诗意和美学价值。《貂蝉拜月》《社火巡游》《城门点将》《遇见秀容》等,忻州古城处处有好剧沉浸式体验,《班婕妤》让受众参与到叙事中,点染着剧作的支脉,让今人能够从更多元、更深入也更“接地气”的思想去铺展忻州历史画卷,重现秀容名人记忆。(文图:米广弘,大公文旅特约作者)

责任编辑:张菡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