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中千姿百态的茶器珍品
(香港文汇报记者 李望贤)悠悠潮州古城,袅袅功夫茶香。潮州功夫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虽历经变迁,但保留着对茶叶、茶器乃至冲泡技艺的讲究,在潮汕大地的民间广泛流传,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潮州城区的牌坊街,至今仍保留着一大片古色古香的潮州传统民居,潮府功夫茶文化博物馆掩映其中。这座典型潮州独特风格的清代建筑,简约而儒雅,馆内200多件珍贵的中国茶道器物,以夏、商、周到近代的一系列茶器发展轨迹作为整个陈列的情节线索,演绎近五千年传承的中国茶文化底蕴。
秋日夜晚,凉风习习,在馆内的天井裏,一台方桌,一把紫砂壶,三个小茶杯,伴着红泥小火炉,潮府功夫茶文化博物馆馆长方云帆向记者畅谈对潮州功夫茶文化的理解,以及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历代茶器展茶文化变迁
方云帆介绍,功夫茶所运用的瀹饮法,即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的方法,最早、最原始的方式出现在中唐时期。唐代陆羽在《茶经.饮》中记载:「有觕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於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在唐代,这种泡茶法成为上层人士日常饮茶的习惯之一,所用的茶具与其他饮茶方式所用的茶具相差不远。
宋代时,研碎冲饮法和全叶冲泡法并存。北宋末年,全叶瀹饮法已经在民间流传,经赵伯驹进献给宋高宗。用沸水泡茶,即饮,不加它物的瀹饮法自此进入南宋宫廷。此时的瀹饮法所用茶具已经有了自己的个性化发展,一式三件,由带茶漏的盅形茶具、套装在茶漏下方的束口茶盏以及用於品饮的小茶盏组成。潮府功夫茶文化博物馆内收藏了这个时期的一套典型茶器,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套宋代潮州功夫茶茶器。
功夫茶在明代晚期明代文学家张岱写的散文《闵老子茶》中写道:「自起当炉。茶旋煮,速如风雨。导至一室,明窗淨儿,荆溪壶、成宣窑磁瓯十余种,皆精绝。灯下视茶色,与磁瓯无别,而香气逼人,余叫绝。」根据这样的记载,此时使用的器具已经开始有了现代潮州功夫茶具的特征。明代时,茶的加工製作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从而使茶的品饮形式也随之焕然一新。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周亮工,官至监察御使,著有《赖古堂集》、《因树屋书影》等。根据他的记载,闵汶水,当时就已经利用小酒杯盛茶汤进行品饮。正是这种品饮方式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潮州功夫茶道。因潮州陶瓷产业发达,促进了潮州功夫茶器具的发展,潮州功夫茶茶器系列终於在清中叶时期正式形成,其用具与今天所用茶具基本一致,包括茶壶、盖晒、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茶罐、茶巾、竹署、茶桌、茶担。
出生於潮州的方云帆,祖籍潮州府普宁县,曾祖父是个清代秀才,爷爷在书香门第中长大,做生意之余,对茶道有所研究,有时候碰到与茶有关的古器物,就会收集起来。到了父亲一代,就开始有目的系统性地收藏,耳濡目染之下,方云帆也喜欢上了把玩和研究这些老器物。数年前,方云帆接待到潮州遊玩的同学时,萌生了筹建功夫茶文化博物馆的想法,「希望能够有一座博物馆把潮州功夫茶的文化和历史讲清楚。」几经辗转,他找到了宰辅巷的一座明清老宅子。「第一眼看到它时,满目疮痍,破落得很。走着走着,从它的主体架构中,依稀看到了历史原貌,彷彿见到了辉煌时的模样。我一下子喜欢上了它。」
以个人之力,修缮破落老宅,筹建博物馆,绝非易事,出於家学渊源和对功夫茶文化的热爱,方云帆义无反顾投身其中。为了更好地恢复宅子的原貌,方云帆在细节上可谓「吹毛求疵」,「在修复的过程中,我们每个细节上都尽全力去做。印亭屋顶上的瓦,有七层之多,当时专业做古建筑的师傅说,其实有两层就足够了。但是我仍坚持修旧如旧,恢复七层瓦。屋顶还有一些嵌瓷残片,在明末清初时期,潮州嵌瓷是相当精彩的,那我们也把这份精彩修复起来吧。原先的老木雕基本被破坏完了,我将我父亲和我这些年来收集的老木雕构件拿出来,再从各处搜集清代的老木雕构件,补充上去。古建筑皆用卯榫结构,不用一颗钉子就能使建筑屹立千年,我们请来了当地专业的老木工,七十多岁了,一刀一锤,仔仔细细。」
方云帆回忆,有一天他拿着高压水枪冲洗大门墙面时,脱落的石灰赫然出现几片清代的瓷片,原来这是一副清代的瓷板画。他喜出望外,赶紧请师傅将它修复起来。历时十三个月,投入两百多万,潮府功夫茶文化博物馆主体建筑才整理完毕。2018年,潮府功夫茶文化博物馆迎来了第一批观众,短短一年多便接待了上万遊客,除了展示茶文化的相关器物,方云帆还致力於推动各种茶道文化的学术交流,希望将功夫茶文化发扬光大。
研发文创产品与时俱进
潮州功夫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步提升,全国六大茶类在潜移默化中都吸收了潮州功夫茶的核心特点。方云帆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潮州功夫茶也应与时俱进,在保留讲究功夫茶精髓的同时,学习六大茶类的文化,在交流碰撞中取其精华。他认为,功夫茶不断提升影响力,走向世界,自然也就打响了潮州功夫茶的品牌,这也将提升凤凰单丛茶产量,拉动茶器、陶瓷等茶叶附加产业的产值。他还指出,虽然潮州功夫茶在市民生活中广泛流传,但专业的茶艺师平均水平仍有待提高,应当考虑规劃专业的传承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培训机构。
此外,为了更好地传播潮州功夫茶文化,他建议,还可以依讬功夫茶文化为核心,加强茶叶文创产品的设计,以茶文化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例如潮府功夫茶文化博物馆尝试以潮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广济桥和广济门的外观造型,通过艺术加工和功能性设计,生产出拥有自己专利的系列茶炉和茶壶。此外馆方还从茶叶本身的使用和调养健康的功能出发,生产出茶树沐浴露、洗髮水和健康茶点,希望通过一些文创产品和品牌的建立,增加经济效益,也推动整个茶产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