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讯(记者 楚长城)一朵鲜花,支撑起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见证了惠济区在生态保护前提下探寻高质量发展的“蝶变”。这是”丈量五千年 蝶变黄河岸”主流融媒体沿黄看河南活动采访团11月17日采访中的最大感受。
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的双桥花卉基地是北方地区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如今正在”蝶变“为集花卉苗木及相关产品交易、游览观光、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花卉主题商业平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着例证。
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 这里的花卉“买全国、卖全国”
50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辐射河南全省及陕西、山西、甘肃、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全国20多个省市,如果不是亲眼见证,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支又一支花朵形成的产业。
双桥花卉基地总经理白占芳是中国花卉协会市场流通分会的会长,他告诉记者,双桥花卉基地是首批被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先后荣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与荷兰等花卉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我们这里,能够买到云南乃至国外的珍稀花卉,说是‘南花北移、东花西走’、‘买全国、卖全国’毫不过分。”白占芳说,作为河南省龙头企业、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双桥花卉基地主持起草了《国家重点花卉市场管理办法》,中国花卉协会市场流通分会秘书处也设在这里,这为我省建设全国性、区域性花卉产品流通市场,形成完整、高效的花卉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双桥花卉基地经营花店的商户靳琳告诉记者,她十年前从新乡辉县来到郑州,当时家里“一穷二白”,通过在双桥基地近十年的打拼,在郑州买了车买了房。“花卉虽然累,但是一个勤劳能致富的行业,现在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干,日子肯定就会越过越红火。”
一朵鲜花,何以形成一个产业?
记者了解到,双桥花卉基地2011年落户惠济区,当时是被这里的环境与位置所吸引,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感受到惠济区完善的政策与支持,因而坚定了立足北区发展的信心。
“惠济区区位优势明显,是郑州市的‘大花园’。另外,穿城而过的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郑云高速、郑焦晋高速,也为花卉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白占芳说。
除了先天的优势,惠济区完善的配套政策与支持也为白占芳的花卉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他说,以往到沿海招商时,人们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上学怎么办?”,而在双桥花卉基地,只要哪家商户的孩子该上学了,由市场组织统一将名字上报区里,相关部门就会协调为孩子提供就近分配。从这些细节中,很能看出惠济区对生态产业发展的用心。
在完善的政策支持下,双桥花卉基地如今从业人员已经达到5000多人,带动周边种植10万余亩,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就业超万人,并带动了周边三产、运输、包装、小产品加工等产业的迅速发展。除此之外,基地还对郑州市对口支援的卢氏县提供了脱贫攻坚方面的支持。
“如今,花卉基地里有很多的草编制品都是卢氏当地的贫困户所制作,我们帮他们进行售卖。”白占芳说。
打造郑州的“大花园” 在生态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郑州市的最新功能定位中,惠济区被赋予“北静”的功能定位,这意味着北部要静下来,依托黄河生态文化建设。突出“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打造郑州的“大花园”。
目前,惠济区正紧抓生态保护,在生态保护中全力寻找高质量发展契机,花卉产业就是一个明显例证。面对来自60余家主流媒体的采访团成员,白占芳表示,自己十多年来一直扎根惠济区,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愈加深切感受到这座黄河岸边生态之城所散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惠济区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落实作出了全面部署。作为惠济区花卉产业的重要组成,我们也在围绕黄河做自己的未来规划。比如带动黄河周边的农民从事花卉种植,把产业链向种植方面延展等。”他说,目前,依托惠济区花卉产业资源的双桥花卉基地三期项目——郑州国际花卉商务中心已经开始筹建,项目将融合花卉文化开发、花卉电子商务服务、众创基地、花卉国际贸易等全产业链服务功能。
白占芳说,自己有一个对未来的规划,那就是打造从交易、种植到终端的花卉产业。“当前,惠济区正在全力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发展,促进惠济区花卉产业转型升级,为惠济区打造生态城、旅游城、健康城、科技城“四城联建”的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