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正文

矮寨大桥:高空“天桥”成世界之最

2021-03-23 19:47:56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湖南湘西,处处有美景。在吉首矮寨,隽永与秀美永远相伴。大峡谷之上,一座酷似彩虹般的“天桥”凌空飞架。薄雾缥缈其中,群山环抱其间,深红色的桥身耀眼夺目,气势如虹。

矮寨大桥雄姿  受访单位供图

  这是一座工程力学之美与环境完美融合的大桥。因为它横跨了德夯大峡谷,所以在整个行程路上非常的惊险刺激,周边的风景非常的美丽。矮寨大桥距吉首市大约有20公里,整个桥面宽度是24米。最重要的是,由于在峡谷中央,其距离谷底有300多米,加上终日云雾缕绕,其景其势尤为壮观。大桥上设置了近2000盏彩灯,夜晚的矮寨大桥,犹如一条彩带,更是美丽无比。因为矮寨大桥的建成,使得长沙到重庆的车程由16个小时缩短到了8个小时。

  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人间奇迹。矮寨虽矮,大桥却成为了世界最奇特的景观,是世界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拥有四个世界第一的名号,被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推荐为“十大非去不可的世界新地标”,并被写入了湖南省中学教材(初二地理)。

  矮寨大桥是包头至茂名国家高速公路在湖南省境内的一座特大钢桁梁悬索桥,总造价约13亿元。矮寨大桥彰显了新时代中国交通建设新成就,是湖南经济文化交流的新名片。

  

矮寨大桥  傅春桂 摄

  大桥下方,就是著名的矮寨公路。这段公路虽然只有6.25公里,却因修筑于水平距离不足100米、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70-90度的大小斜坡上而被称为“公路奇观”。就是这样一条现在看起来很奇观的公路,在80多年前,2000多位民工栉风沐雨奋战了整整7个月,才修通了这段6.25公里的公路,并有200多人长眠于此。抗战时期,这条公路是衔接粤汉、湘桂铁路通向西南大后方的唯一通道。

  通行难一直是紧扼这条要道咽喉的核心问题。山路崎岖,险象环生,最窄处甚至无法错开两辆小汽车。随着车流量日益增大,这条公路更是经常堵车,有时一堵就是大半天。

  “四大创新”打造“四个第一”

  3月15日,湖南省高速集团副总工程师、矮寨大桥建设原常务副指挥长陈国平在接受媒体时说,矮寨大桥建成,突出了“四个创新”,打造了“四大亮点”,创造了“四个第一”。

  第一个创新:采用世界首创的轨索移梁工艺进行主桁梁架设。利用大桥永久吊索,在其下端安装水平轨索,再将水平轨索张紧作为加劲梁的运梁轨道,实现由跨中往两端节段拼装大桥的钢桁加劲梁。相对于桥面吊机拼装方案,大大减少钢桁梁的高空拼装作业,既节省工期和节约投资,又有利于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

  第二个创新: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矮寨大桥索塔位置距悬崖边缘仅70-100米,下面即是数百米高的谷底,地形比较特殊,使用塔梁完全分离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山体的开挖,缩短钢桁梁长度,节省投资。

  第三个创新:首次在悬索桥上使用大型岩锚吊索。在吉首岸设置1对岩锚吊索,茶峒岸设置2对岩锚吊索。岩锚吊索作为调节器,让主梁受力平衡。

  第四个创新:首次采用碳纤维预应力索对岩锚底座进行锚固。将岩锚吊索所受的拉力传至地面岩体上,常规岩锚索预应力筋材采用钢绞线,矮寨大桥根据研究试验后采用了高性能的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与传统钢绞线相比,碳纤维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特点,为桥梁的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

 

  湖南省高速集团湘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  傅春桂  摄

  湖南省高速集团湘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涂征宇介绍了四大亮点,他说:亮点一是创新采取轨索滑移法架设主梁,用时不到3个月时间,将全部69节钢桁梁架设完成,大幅节省了工期;亮点二是主缆架设创造了每天6根单线往复式架缆最高记录;亮点三是钢桁梁45万套高强螺栓,全部精确定位安装,无一扩孔现象。全部螺栓进行了初拟、终拧监控,保证每套高强螺栓轴力达到设计值;亮点四是全桥施工过程中未出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创造了“零死亡”安全奇迹。

  湖南路桥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盛希接受大公网记者采访时说:“大桥创造了四个第一。即:大桥两索塔间跨度1176米,跨峡谷跨度世界第一;第一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第一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第一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

  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矮寨大桥的建设,不仅反映了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更是架起了一座湘西人民通往小康之路的幸福桥,承载着湘西人民执着奋斗与开放创新的高度。(傅春桂)

责任编辑:楚长城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