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正文

鎏金铜蚕·黑石号汉唐丝路文物联袂首展长沙

2020-09-28 17:15:38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网讯(方景千)丝绸之路,自汉至唐,历时千载,无论西北大漠黄沙漫天飞舞,亦或海上惊涛骇浪摄人心魄,都是各种文明友谊互鉴的见证。9月28日起,鎏金铜蚕·黑石号——汉唐丝路文物在湖南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展出,展期三个月。

展出文物“鎏金铜蚕”(方景千 摄)

  是次展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广西合浦县博物馆7家博物馆联合承办,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鎏金铜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黑石号”文物的首次联袂展出。

  古丝绸之路的见证者

  “本次展览将黑石号沉船与出土器物置于汉唐丝绸之路的大时代格局中,它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实证,更是文明交流与互鉴的见证,对现在中外文化交流仍具有借鉴的现实意义。”该展览的策展负责人湖南省博物馆高级研究员王树金如是说。

“黑石号”沉船文物——长沙窑釉下彩绘碗(方景千 摄)

  在此展览中,“鎏金铜蚕”、“黑石号”沉船文物、“玻璃矛”、“水晶绿柱石串饰”、“玛瑙琉璃珊瑚珠饰”、“佛造像”、“拜占庭金币”等28件(套)精品文物,向世人展现古丝绸之路开通后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与传播,重现汉唐丝绸之路昔日繁盛与辉煌,彰显古代中国开放的文化品格和不朽的文明成果,以史为鉴,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市民对展出文物兴趣浓厚(方景千 摄)

  此外,长沙铜官窑陈家坪遗址也于同日免费对公众开放,是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继“谭家坡遗迹馆”、“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之后的又一重要展示点。

陈家坪遗址(方景千 摄)

  长沙铜官窑遗址1956年被首次发现,先后进行了10多次大规模考古发掘。目前共发现龙窑77处,挖泥洞遗址24处,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称号,遗址公园建设和发展驶入快车道。陈家坪遗址采用开放式展示方式,保持了遗迹与自然环境的天然联系,遗址内窑炉残基十分密集,共分布着6条从唐代到明清不同时代的窑炉及其相关窑业遗存,挖泥洞、作坊、窑炉、窑业废弃堆积、窑神庙等能反映长沙铜官窑制瓷工艺流程与陶瓷生产传统的遗迹共存于此,集中展示长沙铜官窑陶瓷产业的兴衰与历史变迁。

责任编辑:楚长城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