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簇嫩芽“撕裂”炮弹的金属外壳,露出它们的头和一张张笑脸,众多“嫩芽”或从墙壁缝里钻出来,或从水泥地上长出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形成歌颂生命的“大合唱”。走过一条黑漆漆的长廊,一个身体斑驳的女孩侧臥在浩瀚的宇宙里,静静地独白生命如“花”的故事,她的“小宇宙”空灵而缥缈,无声地拨动着每一位观者的心弦。在成都许燎源现代艺术博物馆内,一场参展者和观众“未曾经验”的展览,引起轰动和业内关注。
是次展览,由施扬、罗鸣师徒二人联袂展出,共计 20 余件艺术作品。施扬是中国橱窗设计协会会长,曾获2019-2020年度意大利A' Design Awards金奖、2020-2021年度美国MUSE Design Awards 银奖、2021-2022年度柏林设计大奖银奖;罗鸣曾留学新加坡,是一位新锐橱窗设计师,曾参与东方商厦、COCOON、华润万象城、嘉里中心等大型商厦橱窗设计。
“微”视觉诠释生命的力量
走进坐落于成都市三圣花乡的许燎源现代艺术博物馆,新奇别致的建筑群和随处可见的雕塑显示出它独特的气质。行走在博物馆的小道上,4只带有斑马条纹的“角”,忽然从墙壁上“冒”出,叫人心里一震,“角”的里端十分粗壮,由里向外逐渐变细,最末端则似鸟儿尖尖的黄色利爪。这件名为《尖强》的作品,激发了观众一探“未曾经验”的好奇心。
沿着一道窄窄的楼梯上二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有着斑马纹身的恐龙。8米长、3米高,强大的外表极具冲击力。但是在金色犀利的獠牙之下,却是两双细小的“手”和“脚”,与其庞大的身躯形成强烈反差,“这件用气模制作的《微-Beauty》,呆萌的造型隐喻着警示意味。”策展人崔付利说,作品积极宣扬人们在面对困境和恐惧时无须逃避,应该勇敢地面对。
《微-凝视》则无限放大微生物的力量,迫使观者审视和直面自己的内心,深刻诠释了“你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这句话的道理;一簇新芽挤破炮弹坚硬的外壳,争先恐后喷薄而出,《微-冷漠》表现出了生命力的强大。作品《微-荆棘》《微-恐惧》以尖锐锋利的形态出现,但却是可躺上去的“床垫”,成为观众打卡的网红,“人性总是仰望庞大的、高高在上的事物,轻易忽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 施扬解读作品发出的启示:只要世界人民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应对疫情,是否可以防患或者降低灾害的影响;只要人人心存善念、多做善事,是不是可以阻止战争的发生?
作品反映人生状态
奇幻的灯光,斑驳的陨石,一具少女模型“悬浮”在空中……在二楼另一入口,掀开一道黑色的布帘,仿佛步入一个科幻的宇宙空间。“这就是我的‘小宇宙’,模型由我的真身放大两倍而成。”罗鸣说,这里安放着她的身体和灵魂,让人每次看到这个场景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罗鸣介绍,她有时会处于一种迷茫、混乱状态,常常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静静地侧臥在地板上,将身体放空、心态归零。于是,她将自己生命中的这种常态展现出来,真实表达她灵魂深处的彷徨、无奈和思考,因此取名《静默》。
转过一道弯,便来到《长长的黑暗》起点,一眼望去,仅尽头有一丝光亮。行走在黑漆漆的长廊里,心里除了一丝丝恐惧,更多的则是走向光明的期待。“这短短的10多米,其实象征着人生之路。”罗鸣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只要坚定地走下去,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光明或许就在眼前。”
穿过长廊,只见一头3米长、2米高的彩色大象巍然屹立,吸引了不少观众打卡,“大象在死亡时,会独立离开,很有尊严。”罗鸣说,生与死是自然规律,需坦然面对,“将大象做成彩色,象征一个新的开始。”
《绽放》取火焰的阴阳面,以蓝紫和橙红色为主,象征生命的怒放。“我是一个性格要强的人,命运越压我,我越较劲,不服输、不低头。”罗鸣说,四件作品其实是四个场景,也可以看着一件作品的四个部分,代表了她的人生状态。在脆弱或困难的时候,要有直面困难甚至死亡的勇气,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让生命如花绽放。
“关注生命”是主题
“施扬的作品数量、种类最多,场面壮观、声势浩大,好比一个‘大合唱’;罗鸣只有四件作品,犹如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在轻声吟唱,娓娓道来的故事触及人的心灵。”崔付利说,两人的作品风格反差非常大,却在“关注生命”的主题下实现了琴瑟和鸣。
早在2006年,施扬便开始涉猎橱窗设计,通过10余年的坚持奠定了中国“橱窗设计”行业的基础。而罗鸣出生于成都,从小学画画、爱做手工,在新加坡留学期间开始接触橱窗设计,2010年回国后,她一边帮父母打理生意,一边参与橱窗设计。2019年,施扬与俄罗斯团队合作实施上海东风商厦橱窗设计项目,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罗鸣应聘成功,“我俩日常交流较多,思想观念上经常‘打架’,有时会争吵甚至拍桌子,但最终总会达成默契,有一种相爱相杀的感觉。”罗鸣说,是次展览由她先提出来,当时施扬怼她“无事找事”,然而最终还是积极参与了进来。
“以前,我们做商业设计只能从甲方或消费者渠道了解作品的评价,办一次专业的艺术展可拓宽社会评价反馈的渠道,以利今后不断改进。”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两人如小孩般相互藏着掖着,前期都不知道对方设计的作品。“在3秒锺内,如果观众对作品没有感觉,便很容易被忽视。”施扬说,他的作品实现了“硬与软”“坚强与脆弱”的矛盾统一,加之醒目的颜色、带有警示的斑马纹以及较大的体量,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罗鸣则表示,她以前在做商业项目时,总想夹带一些“私货”展现自己的想法和实力,却总是意犹未尽。是次展出的作品,完全遵从了她的内心,让个性得到张扬。(文、摄:香港文汇报记者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