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2024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五河站)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岸边举办,五河民歌《摘石榴》、钱杆舞、泗州戏、花鼓灯等这等颇具五河特色的文艺节目在本次村晚上一一展现。
五河县2024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四季村晚”活动是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打造的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五河县沱湖乡沱湖村入选2024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
本次活动还举办了螃蟹品鉴、水产品捕捞、梨子采摘,以及农民拔河比赛、非遗节目表演欣赏、线上直播带货以及金秋游“虹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本次活动以“大地欢歌•美好安徽”为主题,旨在全面展示淮河流域特色文化艺术魅力和发展成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五河县先后举办农业农村部“三下乡”活动及五届的农民丰收节暨五河螃蟹节,每年举办四季“村晚”示范展演近百场,“村晚”已成为凝聚村民情感、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载体。
本次“村晚”活动突出乡村为中心,坚持农民唱主角,坚持农趣农味,鼓励开展“斗舞”“对歌”“才艺比拼”等竞技性活动,通过集聚乡村资源,促进文旅融合,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
活动文艺表演。受访者供图
一方面,“赏非遗”,讲好特色文化。五河民歌种类繁多,曲目丰富,是淮河中下游地区优秀民间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泗州戏有“皖北黄梅”之称,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花鼓灯是一种流行于淮河流域,以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东方芭蕾”,又有“淮畔幽兰”的美誉;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既体现出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文化交融的历史脉搏,展示了五河人民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
活动文艺表演。受访者供图
另一方面,“品美食”,文旅好物推荐。“五河五条河,淮浍崇潼沱,河河产螃蟹,螃蟹数沱河”,沱河,即沱湖。螃蟹养殖是沱湖渔民的传统产业,产出的螃蟹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具有膏丰肉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五河特色油炸小豆饼、银鱼、五河莲藕等众多优质农产品,通过农文旅结合让五河特色产品走向千家万户。
拔河比赛。受访者供图
五河螃蟹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国特质农品名录。近年来,五河螃蟹产业得到大力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依托当地丰富的水体资源,该县大力发展“生态一体化”螃蟹养殖业,螃蟹养殖面积达到8万亩,螃蟹年总产量约4600吨,年总产值达到4.6亿元左右(人民币)。(赵臣、李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