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经验”到“国际共识”
作为中国发起的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的牵头城市,广州在海丝保护与传播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活动以“文化之旅”为纽带,将广州和中国海丝遗产保护的经验带到海外,构建沿线国家间文化互信互鉴的桥梁。
(井里汶推介会嘉宾合影)
在井里汶沉船所在地举办的“海丝遗产沙龙”中,井里汶摄政长伊姆朗表示,井里汶拥有丰富的水下沉船的文化遗产资源,加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联盟,是井里汶积极融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一步。
(井里汶摄政长伊姆朗发表致辞)
印尼国家文化部历史博物馆司司长阿古斯博士指出:“井里汶拥有多处重要沉船遗址,中国水下考古与海洋考古博物馆的建设经验,为我们开展保护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范例。”
(印尼国家文化部历史博物馆司司长阿古斯博士发表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考古遗址和文化线路遗产专家表示,海上丝绸之路是典型的跨国线路遗产,保护路径必须跳出单一国家视角,中国所倡导的地方政府主导、学术界支持、公众广泛参与的模式,为地区合作提供了现实范本。
(井里汶遗产沙龙)
印尼考古学会主席阿里阿克巴指出,井里汶拥有多处重要沉船遗址,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时期东西方贸易交流的历史轨迹,建议在申遗进程中加强水下遗产的系统调查与保护,同时借助国际合作平台,提升井里汶在全球海丝遗产版图中的地位。
跨国联合申遗中的海外城市力量
在印尼三宝垄站,市长阿古斯缇娜非常重视,在市政府安排会见并签署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的申请书,在丝路花语推介会期间递交广州代表团。
(三宝垄市长签署申请书,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王思平见证签字仪式)
(三宝垄市秘书长穆罕默德·哈迪克在丝路花语推介会展示并递交文件)
三宝垄市长的致辞中说道:“(郑和在三宝垄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彰显了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的历史传统。这一切,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跨国合作早已融入三宝垄的文化血脉。三宝垄不仅愿意积极参与(海丝联合申遗),还希望成为推动这一合作机制的重要力量。三宝垄也愿意成为未来海丝申遗联盟会议的主办城市”。
(三宝垄遗产沙龙)
郑和遗产史迹点大觉寺基金会主席陈毓林在发言中指出,三宝垄的大觉寺作为华人先民在东南亚开拓历史的重要见证,希望推动三保郑和跨国联合申遗合作工作,成为海丝申遗的重要要素。
三宝垄申请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是本次“丝路花语”出访取得的重大成果。
加勒:加强旅游与文化遗产的融合发展
5月19日,“丝路花语”加勒推介会现场,来自斯里兰卡旅游和遗产机构的代表济济一堂,共话海上丝绸之路遗产合作。斯里兰卡加勒旅游部门非常期待中国游客访问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推介会)
斯里兰卡国家佛教宗教文化部所属的加勒遗产基金会,承担古城遗产的保护,主席德·席尔瓦博士认为:“我们今天这样进行讨论和交流,这将极大地促进当前改善古堡遗产体验的任务,同时保护其完整性和历史,不仅是为了现在的居民和游客,也是为了子孙后代。在此过程中,与东南亚、东亚‘海上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沿线的历史文化遗产城市联合起来,共同推进遗产研究、保护、合作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欢迎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遗产城市建立遗产姐妹区”。
(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
推介会期间,广州文物局的专家与斯里兰卡著名的鲁胡纳大学考古学家阿马尔卡教授深入沟通,在斯里兰卡通过陆地和水下考古合作,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的遗产关联非常有意义。
(印尼电视台热议三宝垄申请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
随着“丝路花语”的圆满收官,广州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理念,与更多海丝沿线城市一道,讲好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保护好这份承载千年交流记忆的人类共同遗产,为申遗工作注入新的动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