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新疆 > 地州 > 正文

新闻语言多接地气—浅谈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写作

2024-03-29 22:33:38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文/ 李宗霖

  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普遍,“人人皆可为记者”。文字是新闻的命脉。什么是新闻?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本不成问题。写新闻,就要用新闻语言。新闻,说到底就是讲故事,有人物、有场景、有细节、有情趣,才能吸引读者。传播环境、舆论生态的变化,既需要广大记者和通讯员转型调整、以变应变,也考验着记者和通讯员的定力和坚守。

  用接地气的语言贴近受众,才会赢得受众。常有人调侃,“新闻宣传就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造成这样的质疑,主要还是新闻语言不生动、细节不扎实、内容不感人,要么事迹雷同、语言累赘,要么脱离实际、语言生硬。因此,用好新闻语言很关键,好的新闻语言应该是能够接地气、具有吸引力的。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外卖小哥”“我脱贫了”“打个高铁回家”“一秒过闸”等鲜活表述,就能引发受众强烈情感共鸣和回忆共振。

  不可否认,在“流量至上”的裹挟中,新闻行业难免出现一些浮躁倾向。一些鲜活的新闻写成公文,行政化、机关化倾向明显,“公文腔”“八股文”色彩浓郁,新闻语言不活泼、不轻松,影响受众的口味。这就要求记者和通讯员要把“接地气”的新闻语态贯穿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全过程。

  接地气,要探寻“新闻眼”,讲出好故事。记者和通讯员最重要的本领就是“判断”。面对新闻事件,要时刻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坐标,如何进行报道,都考验着记者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没有策划就没有新闻,就更谈不上影响力。要在党委中心工作、基层职工群众、企业生产一线寻找“新闻富矿”,开展生动鲜活采访,找好的角度写好的新闻、发现生动细节写活新闻。要树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决抵制“新黄色新闻”、有偿新闻,不能迷信“大流量”而忽视了“正能量”。

  接地气,要身心“走下去”,捕捉好素材。不到基层发现不了新闻,不能当“书房记者”“书房通讯员”,赚赚工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不能奉行“经济效益至上”,挑肥拣瘦,眼睛向钱看。在践行“四力”中深化“走转改”,把职业当事业,视新闻如生命,坚持深入基层职工群众,深入新闻现场,获取一手素材,方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作品。要脑子装着问题、心中带着责任经常走出去,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车间工厂、穿梭大街小巷、深入职工群众。

  接地气,要摒弃“剪刀手”,练就好笔头。稿子好不好,只有写出来才知道,如果感动不了自己,那也不可能打动读者。真正投入真情实感,有温度、有灵魂的新闻自然水到渠成。有的记者和通讯员不愿调研,一味追求用力小、见效快的“显绩”,忽视时间长、见效慢的“潜绩”,多是“来料加工”,对工作感悟没有那么深刻,自然就写不出刻骨铭心的感受。更有甚者习惯“拿来主义”,拿各单位工作总结、经验材料简单拼凑,不愿意动脑子、分析不透新闻,对细节缺少挖掘、对现场缺少捕捉,导致“新闻不是新闻、公文不像公文”。

  “内容在身边、语言接地气”的报道让人们爱听、爱看、爱转。在路上,是新闻工作者最美的状态。在奔跑,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修行。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有新作为,越是信息繁杂、众声喧哗,越需要严格新闻生产标准的耐性,保持对专业门槛和报道价值的敬畏。生动鲜活的新闻在老百姓柴米油盐的烟火里,在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奋进里、在平凡人物奋斗的故事里……。记者和通讯员绝不能“无土栽培”,只有真正“沉下去”,由点到面,从小切口着手,以饱满的热情触摸时代脉搏,以生动的笔触记录时代变迁,在坚守中做好每一次采访,于创新中写好每一篇稿件,定能创作热传刷屏之作、书写属于自己的荣光。

  通联:六师五家渠市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