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新疆 > 焦点 > 正文

“农”墨重彩 “丰”景如画 ——六师五家渠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3-11-30 12:38:11大公网新疆文旅频道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六师芳草湖农场的一块大田里,一台安装有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播种机正在播种棉花(资料图片)。

  六师一〇三团的一块甜瓜地里,工人正在装运甜瓜(资料图片)。今年,该团种植甜瓜1.5万亩,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甜瓜俏销全国。

  在六师芳草湖农场二十一连一块冬小麦田里,该连“两委”成员(右)与职工一起察看冬小麦长势(资料图片)。

  9月,在六师奇台农场三十连,春小麦长势良好,于9月中旬采收。奇台农场素有“兵团粮仓”的美誉,是新疆和兵团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国家级小麦标准化示范基地。近年来,该场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粮食种植面积达32万亩。

  在六师军户农场高效农业产业园大棚内,种植户察看农作物生长情况(资料图片)。近年来,军户农场依托高效农业产业园,打造集旅游观光、养生度假、运动休闲、高效农业成果展示于一体的新型原生态农业休闲乐园旅游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职工群众增收。

  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科学谋划做好“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农业稳产增产、职工群众稳步增收,一幅农业强、连队美、职工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垦区大地徐徐展开。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做好“三农”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六师五家渠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微生物菌肥、种子安全、土壤改良等工作,在粮食生产、职工增收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该师市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一产实现增加值9.7亿元,同比增长1.2%。

  良田建设 筑牢粮食生产根基

  棉花管理关键期,傍晚时分,新湖农场二十连职工刘星逸在棉花地里察看棉花生长情况,灌渠中的流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以前给棉花浇水时,水流小,尤其是在每年8月份用水高峰期,浇水相对困难一些。今年,玛纳斯河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投入使用后,缺水情况明显得到改善。”刘星逸说。

  玛纳斯河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于2022年9月开工,主要包括改建新湖农场总灌区及附属渠道和配套相关附属设施等。项目建成后,为周边及下游29万亩农田提供了稳定和充足的灌溉用水。

  “项目总投资8400万余元,修建和改建渠道28公里,将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61提升到0.65,年节水可达165万立方米。”六师五家渠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科负责人王新元介绍说。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好“兵团粮仓”,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必须有稳定可靠的水源和渠系作为保障。今年,六师五家渠市预计投入2.74亿元,主要用于大型灌区提升改造及部分水库改扩建等,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坚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得益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六师五家渠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建成了路相通、田成方、林渠成网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2022至2023年,该师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17.2万亩,总投资2.2亿元。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在节水灌溉、增加棉花产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湖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胡志刚说。

  截至目前,六师五家渠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47万余亩,到“十四五”末,力争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0%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占灌溉总面积的99%。

  规范管理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发挥小麦和玉米制种基地优势,推动制种基地全产业链提档升级;鼓励师市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联合研发、培育、生产优质种子;结合垦区气候和土壤特点,推广应用优质小麦、玉米和棉花品种,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奇台农场素有“兵团粮仓”之称,是兵团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小麦标准化示范基地。该场推行良田、良种、良法、良技、农艺为一体的粮食配套种植模式后,种植户从中受益,种植积极性高涨。今年,该场小麦种植面积达17万亩。

  “过去,亩产小麦500多公斤就算高产了,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农业技术人员从种到收都给我们进行具体指导,这几年,小麦产量逐步提高,亩产能达到800多公斤。”奇台农场二十五连种植户刘春兰说。

  在棉花田管关键期,六师五家渠市召开现场会,组织各团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连队“两委”、种植户抢抓有利时机,做好棉花田管工作,落实各项技术措施,为棉花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该师市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作物种植团场严格落实“选优品种、增株增穗、宽窄配置、精细播种、精准化控、科学施肥、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八大集成技术,加强标准化管理,助力作物增产增收。

  “职工建立条田档案,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都会详细记录,为来年抓好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芳草湖农场二十一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张建说。

  “如今,从种到收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我种了30多年地,越种越轻松。”共青团农场五连职工袁家强感慨道。

  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应用和推广,让农业发展跑出“加速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六师五家渠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25%,农机具保有量、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农业新技术应用位居兵团前列。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半精量播种到一穴一粒、从“人海战术”到全程机械化,六师五家渠市农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依托兵团独特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能力,该师市农业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作物种植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技术集成化等方面居全国先进水平。

  高产创建 促进粮食丰产丰收

  7月28日,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对奇台农场冬小麦高产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奇台农场二十二连种植的新冬52号冬小麦亩产达到898.19公斤,再次刷新了新疆冬小麦高产纪录。与此同时,该场百亩示范田亩产小麦818.69公斤、千亩示范方亩产小麦787.74公斤、万亩示范片亩产小麦738公斤,3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六师五家渠市坚持粮食生产党政同责,年初签订粮食安全“军令状”,实施“三个一万”高产攻关,落实三级“指挥田”制度。师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形成合力,集中攻关,瞄准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开展高产创建工作,探索方法、科学示范、推广成果,为职工增产增收、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我们积极和中国农科院、自治区农科院、新疆农垦科学院、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深度合作,同时在师市聚集了国家级、省级和六师农科所的专家,再加上团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连队技术员和科技特派员,大家一起齐心协力,为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出谋划策。”六师五家渠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旭说。

  2022年,该师市出台乡村产业振兴扶持补助办法,对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团场分别给予2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的奖励,奇台农场连续三年刷新新疆冬小麦单产纪录,种植户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奖励。

  “今年,我种了170亩小麦,按照每亩230元的补贴标准,3.9万元的综合地力补贴已经到账。现在国家政策好,粮食种得多,补贴也多。”奇台农场二十二连职工闫军说。

  “去年,我们发放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资金近600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近3500万元。通过落实补贴加奖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群众种粮积极性,让大家丰产又丰收。”奇台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孙志远说。

  近年,六师五家渠市着力增强小麦良种推广辐射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增加小麦连片种植面积;通过推进全程机械化种植,推广适度增密、适期播种、系统化调、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治、适期收获等八大关键技术,形成优质小麦标准化种植体系,不断提高小麦单产。

  科技先行 助推绿色农业发展

  5月20日,在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新疆航天兆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微生物菌剂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可满足近1500万亩作物的需求。

  微生物菌剂在降盐降碱、减肥减药、壮根壮苗、稳产增产等方面作用显著,是一种绿色、无害、无污染的微生物肥料,对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我在棉田试验使用微生物菌剂,保水保肥效果还不错。今年,我又订购了80公斤微生物菌剂,计划在200多亩棉花地里使用。”一〇二团六连职工周矗说。

  2022年,六师五家渠市大力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农田变良田”工程,引进国内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微生物菌剂)的新产品和相关技术,在棉花、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等农作物上推广应用约100万亩。统计数据显示,使用微生物菌剂,在减肥减药5%的基础上,该师市小麦增产6%,辣椒、茄子、草莓、人参果等作物分别增产33.9%、18.98%、89.74%、15.6%,棉花单产提高7%以上。

  “我在棉花和小麦地里都用过微生物菌剂,棉花抗病、保墒效果非常好,小麦也达到了预期的产量。”一〇五团七连职工丁洪亮说。

  去年,六师五家渠市成立科技专班,在全师市范围内推广微生物菌剂,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提高了职工群众保护耕地意识,促进了耕地质量保护与农业绿色健康发展。

  “连队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8万亩,去年使用微生物菌剂的作物面积达5000多亩。使用微生物菌剂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还能减肥减药,抗病保苗,达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〇五团七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董晓林说。

  芳草湖农场大力推广应用微生物菌剂,去年该场大田作物使用微生物菌剂150吨,面积达25.9万亩,棉花及其他农作物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产量稳中有升。

  “去年,我使用微生物菌剂,棉花每亩地增产100公斤,今年我又订购了40公斤微生物菌剂。”芳草湖农场二连职工赵党青说。



文章来源:六师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徐徐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