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新疆 > 焦点 > 正文

六师五家渠市与阿克陶县倾力共建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阳光洒在盖孜河畔

2023-12-25 11:49:42大公网新疆文旅频道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初冬的昆仑山下,盖孜河蜿蜒伸向远方。河边的阿克陶县喀热开其克乡,一眼泉水汩汩涌出,这就是“张骞泉”。

  至今,这里仍流传着“张骞泉”的传说:张骞出使西域途经疏勒时遇到沙尘暴,艰难前行中忽见一眼泉水,饮之沁人心脾,疲劳顿消。千百年来,这眼泉水依然澄澈,“喀热开其克乡”系维吾尔语,意为“泉水沟”。

  又一个清晨,阳光洒在盖孜河畔,喀热开其克乡在鸟声啁啾中醒来,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近年,六师五家渠市与阿克陶县倾力共建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似涓涓泉水浸润着这片土地。哗哗流淌的盖孜河,传唱着兵地融合的动人故事。

  一

宋新疆(右一)、李俊卿(左一)在村民玉素甫艾买提·艾山(右二)的麦田里查看麦苗长势(摄于10月14日)。 张新慧 摄

  “李队长,你看,5片叶子了!”12月初,喀热开其克乡托普热利克村,麦苗如翠绿色的灯芯绒铺满田野。跨过一道渠沟,就是玉素甫艾买提·艾山的麦地。他蹲下身,仔细数着叶片,欢喜地说。

  与玉素甫艾买提·艾山头对头蹲着的,是六师五家渠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李俊卿。他抓了一把土,捏了捏,笑眯眯地抬头说:“苗情不错,过冬没问题!”

  “李队长,以后就听你的,你说咋干,我就咋干!”玉素甫艾买提·艾山说。

  6月的一天,喀热开其克乡四村热闹非凡。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前方指挥部与喀热开其克乡政府在四村举办冬小麦示范田测产评比表彰大会。玉素甫艾买提·艾山获得第一名,领到了2000元奖金,笑得眼睛弯弯的。

  更大的喜讯随之而来。经阿克陶县农业农村局测算,喀热开其克乡冬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81.14公斤,位居阿克陶县首位。

  “丰收了,‘访惠聚’工作队的功劳最大!”玉素甫艾买提·艾山记得,“访惠聚”工作队刚来的时候,指导大家种小麦,但村民们不怎么听。“我们种了一辈子地,你们拿笔杆子的,有我们懂得多吗?”他们说。

  4月,“访惠聚”工作队通知玉素甫艾买提·艾山,该打矮壮素了,他摆着手不肯打:“那个嘛,不能打,打了嘛,麦子就不长了,到时候牛吃啥呢?羊吃啥呢?”

  农业是喀热开其克乡的支柱产业,这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耕地零碎,小田面积两亩左右,大田不过二三十亩,田间套种果树,大型机械进不了地,粗放的农业种植模式,导致小麦产量处于低水平。

  推进兵地融合发展,2021年12月,六师五家渠市党委选派6名领导干部组建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前方指挥部,选派20名干部进驻喀热开其克乡4个村,开展“访惠聚”工作,推进示范区建设。

  改变喀热开其克乡产业现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前方指挥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转变传统种植观念。

  “以前,我们想啥时候种,就啥时候种。麦子品种杂,施肥只施氮磷肥,化控、化除、滴灌技术没用过……”玉素甫艾买提·艾山说,那时,地里的草比麦子还高。

  发挥兵团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优势,打造500亩高标准示范田,“访惠聚”工作队找到了突破口。

  春暖花开时,农业专家到了,“新冬52号”小麦高产品种到了,化肥、农药等农资到了,种子包衣、精细整地用上了,GPS导航深翻播种、联合整地机复式作业、无人机飞防作业开展起来了……

  “2022年,指挥部组织召开8次现场会,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种植示范田,种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帮着村民赚。”李俊卿说。

  玉素甫艾买提·艾山被列为科技示范户。一系列技术,他都按要求做了,唯独施用矮壮素,他半信半疑:“先用上,看看吧。”

  6月初,一场大风后,没施用矮壮素的小麦大面积倒伏,造成减产,村民后悔不迭,玉素甫艾买提·艾山的麦田里,麦苗齐刷刷地立着。“可以,可以……”他啧啧称赞。

  到了麦收时节,玉素甫艾买提·艾山种植的25亩小麦颗粒归仓,其中12亩单产667.9公斤,增收近1.7万元。而上一年,这块地平均单产只有350公斤。此外,他还收获了31捆麦草,比往年多收了15捆。

  “大家都跑来问我,你的麦子咋长的?我说,这块地,‘访惠聚’工作队队员来得比我还勤呢,能长不好嘛。”玉素甫艾买提·艾山对李俊卿说。

  不仅仅是玉素甫艾买提·艾山有了好收成,今年,喀热开其克乡夏粮大面积丰收。

  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前方指挥部指导种植的500亩高标准示范田,小麦平均单产595.8公斤,亩均增收800至1000余元;喀热开其克乡冬小麦平均亩产481.14公斤,创阿克陶县纪录。乡粮库收购粮食1434吨,增幅38.9%;全乡多收麦草400吨,户均增收900多元。

  一个接一个的喜讯,让喀热开其克乡沸腾了。

  “这是质的突破!”喀热开其克乡一村党支部书记杨金奎激动地说,今年村里80%的麦地种的是“新冬52号”品种,平均亩产530公斤,创历史纪录。2024年,力争小麦最高单产700公斤!

  8月25日,五家渠市政协在喀热开其克乡二村举办文艺演出,玉素甫艾买提·艾山和村民们簇拥着鲜红的锦旗来到现场:“这三面锦旗,送给指挥部、赖军臣博士和李俊卿队长,代表我们托普热利克村村民最真诚的谢意!”

  这一刻,掌声四起;这一幕,没有任何彩排,这是村民最朴素、真挚的表白,也是兵地携手推进乡村振兴的响亮赞歌。

  当时,赖军臣和李俊卿正在外地参加培训。听到消息,赖军臣很感慨:“人心都是肉长的。村民收入增加了,获得感、幸福感就增强了,会更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们付出的努力,值得!”

  二

张汉英(右)与队员一同看望帮扶的村民,临走时,买合木提·吾杰(左)与张汉英依依惜别(摄于10月15日)。 张新慧 摄

  在喀热开其克乡党委书记刘力源的手机里,收藏着一条抖音视频:“村民朋友,10月15日之前,是冬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期,要抢墒播种。不然,入冬前长不够3片叶子,那都是弱苗,越冬不安全……”

  视频的主角是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前方指挥部工作组组长、农学博士赖军臣。这条视频在“美丽喀热开其克”抖音号上播出后,短短几日,点击量达26万次。

  “赖博士是村里的‘网红’。”刘力源说,来喀热开其克乡后,赖军臣开发了粮食病虫害诊断防治手机软件,拍摄了《小麦播种四板斧》《三招搞定玉米螟》等视频,深受村民喜爱。

  一个多月前,赖军臣在完成冬小麦播种任务后,终于休假了。两年来,他奔波在田间地头,节假日从未休息过。在赖军臣的家乡,他的老母亲终于等来了儿子的陪伴。

  赖军臣忘不了初到喀热开其克乡的印象:零零碎碎的麦地,白花花的盐碱,歪歪扭扭的麦行,稀稀拉拉的麦苗,没有一块高标准农田,也没有一套完善的滴灌设施……他陡然觉得责任无比艰巨。

  “‘访惠聚’工作队要当好主人翁、研究员、战斗员,发挥兵团优势,发展生产,促进增收,凝聚人心!”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前方指挥部负责人刘敬海的话在他耳边萦绕。

  从播种、返青、拔节、抽穗、成熟到收获,赖军臣和大家一起开办科技培训班,开展技术服务,召开现场会、评比会、推进会,跑遍所有条田。

  背靠塔克拉玛干沙漠,赖军臣常常满头满脸都是沙子,但他觉得,这一切与满目新绿比起来都不算啥。

  8月30日,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前方指挥部与喀热开其克乡一起召开冬小麦种植经验总结暨备耕推进会,四村三小队村民阿不都拉·卡斯木引人注目。

  他身着白衬衫,佩戴党徽,开心地举起一簇饱满的麦穗说:“以前不懂科学,粮食产量低,风险大。赖博士来了,我种的164亩冬小麦单产606公斤,比以往翻了一倍!”

  推进会结束后,喀热开其克乡涌起冬播备耕热潮。不需动员,村民们就争着购买优质麦种、储备化肥等,为小麦增产打好基础。

  种地先养地,地肥苗才壮。9月,六师五家渠市党委赠送的400吨复合微生物菌剂运抵喀热开其克乡,免费发放给村民。

  村民们兴趣浓厚:“有了微生物菌剂,就不用买化肥了吧?”

  “微生物菌剂和化肥的关系,就像面和菜。化肥是面,微生物菌剂是菜,组合起来才是香香的拌面。”赖军臣打比方。

  今秋气温低,需抢时播种,六师五家渠市党委从六师奇台农场抽调种肥分离精量播种机,支援喀热开其克乡冬播。

  “师市用先进机械帮咱们代耕代种3000多亩地,这是历史性的时刻!”刘力源激动地用手机拍摄视频,配乐用的是振奋人心的乐曲《军民大生产》。

  在四村冬小麦高标准示范田,装有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精量播种机,按设定路线笔直地匀速前进,施肥、播种、铺设滴灌带等一气呵成。

  “太先进了!咱们二村也抓紧时间买上一台。”田埂边,二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张汉英与村“两委”商量大计。

  “播种,还能无人驾驶!播得还这么好!这个设备多少钱,技术好不好学?”一村农机大户阿不都守克热·吾休急切地询问。

  在村委会、“访惠聚”工作队的支持下,两天后,阿不都守克热·吾休神气地开上了精量播种机,驰骋在田间。

  这台精量播种机,由村委会出资购买,第一年交给阿不都守克热·吾休免费使用,以后6年每年交7500元管理费,最后精量播种机归阿不都守克热·吾休所有。

  机声隆隆,希望的种子播进大地,阿不都守克热·吾休成了村民争相邀请播种的“香饽饽”。播种间隙,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前方指挥部工作组组长宋新疆动员阿不都守克热·吾休:“明年带头成立农机合作社吧,带上大家一起种好地,还可以外出挣钱。”阿不都守克热·吾休兴奋地连连点头。

  10月16日,喀热开其克乡万亩小麦播种完毕。

  “今年冬麦播种质量和速度、良种覆盖率位居全县第一。”刘力源自豪地说,打了这场冬播胜仗,今后就知道怎么干了!

  眼下,麦子已长出5片新叶,生机盎然。冬日的阳光如同温暖的大手,抚摸着田野,还有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建设高标准农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二、三产业……助力村民增收的故事还在续写。

  三

  清风拂过果园,黄绿色的叶片发出沙沙的响声。买合木提·吾杰笑了:“果子卖完了,今年收入11万多元,比2022年多了3倍!”

  在果园的尽头,有一棵桃树,挂着十几颗大大的土桃子。“这是我专门留下的最后一棵挂果的树。这些果子舍不得卖,我要留给亲人吃。”有人问起来,买合木提·吾杰就这样回答。

  10月的一天,张汉英、宋新疆和“访惠聚”工作队队员来看望买合木提·吾杰,买合木提·吾杰赶紧和妻子拿着大塑料袋,欢欢喜喜地摘桃子。大家劝他:“够啦,别摘那么多。”

  买合木提·吾杰可劲地摘着,张汉英连忙拉住买合木提·吾杰的手。推让之间,买合木提·吾杰突然紧紧地抱住张汉英哭了:“你们让我表达一下心意不行吗?听说工作队快要走了,这是真的吗?我们舍不得你们走呀!”买合木提·吾杰的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张汉英的眼圈也红了,他轻轻地拍着买合木提·吾杰的背……

  买合木提·吾杰身有残疾,3个子女年幼,经济条件不好。工作队帮他承包了35亩果园,教他种植杏李、巴仁杏、巴旦木、桃子等。

  8月,正值巴仁杏、杏李收获期,却逢连绵阴雨。如果不及时采摘、销售,会出现大量裂果,一年的汗水就要白流了!

  张汉英赶紧帮买合木提·吾杰联系了买家,“访惠聚”工作队、驻村干部、村“两委”、志愿者都来到果园,大家冒着风雨采摘、挑选、分装、拉运,一直忙到凌晨两点,果品不仅都售出了,还卖上了好价钱。

  和买合木提·吾杰一样感动的,还有四村村民肉孜阿洪·苏皮尔干。

  金色的阳光透过葡萄架,洒在整洁的小院里,几盆蜀葵开得正艳,肉孜阿洪·苏皮尔干笑眯眯地看着两个孙子玩耍。

  “以前,我的两个儿子不出去务工,我只能到喀什找活干,一个月连1000元都挣不上。”提起往事,肉孜阿洪·苏皮尔干气不打一处来。后来,工作队和村“两委”动员肉孜阿洪·苏皮尔干的两个儿子、儿媳妇去福建务工,夫妻俩每月收入8000元,一年下来能挣10多万元,每个月给父亲寄生活费,家里盖了新房,买了车。古尔邦节到了,肉孜阿洪·苏皮尔干收到了孩子发来的1000元红包,开心得呵呵直笑。

  阿克陶县负责管理福建劳务输出人员的买买提艾山·阿布都如苏力说,“访惠聚”工作队与地方工作队、驻村乡干部等联动协作稳就业、保民生,今年喀热开其克乡仅在福建务工者就有79人,月均收入5000元左右,最高达1万多元。村民视野打开了,思想观念转变了,收入也大大提高了。

  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访惠聚”工作队趁热打铁,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开展“数字乡村”积分制活动。

  “‘积分超市’调动了全村人的热情。”“访惠聚”工作队队员魏龙丽说。

  在二村积分超市,货架上摆满米面油、洗洁精、抽纸、香皂、牙膏、作业本、书包等。村民阿不里米提·司马义常来这里兑换商品。在阿不里米提·司马义的手机小程序里,显示他的个人积分是146分,积分主要来自参与乡村治理、在夜校学习、参加升国旗仪式以及做好事等。

  “访惠聚”工作队队员毛吾兰·依明江说,下一步计划把村创业集市上的打馕店等列为村民积分兑换点,把阿克陶县到喀热开其克乡的学生区间车票、大学生乘坐硬座火车票列为积分兑换项目,带动更多人从社会治理、文明建设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受益者”。

  忙忙碌碌中,又一个冬天来临,盖孜河依然哗哗地流淌,这一届“访惠聚”工作队将踏上归途。11月末,一封村民的感谢信摆在了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前方指挥部负责人刘敬海的面前。

  刘敬海久久地看着信笺,半晌没有说一句话,眼里泛起泪花。促进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关键在于人心。这封饱含深情的信,不就是喀热开其克乡群众一颗感恩奋进的心吗?(兰玲玲、张新慧)

  评论:以增进民生福祉守好民心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六师五家渠市与阿克陶县倾力共建兵地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阿克陶县喀热开其克乡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不断凝聚人心的实践启示我们:守好民心,就必须答好民生答卷,增进民生福祉;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为坐标,事事民在先、时时干在前,才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直接关乎事业的兴衰成败。实践证明,谁能够坚持心中始终装着百姓,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将心比心体察人民群众安危冷暖,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着想,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谁就能够以心换心,赢得民心。新征程上,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出多样性、动态性等特征,无论是期待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还是盼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只有坚持把民生和民心联结在一起,紧贴各族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发展中破解民生难题,以民生改善凝聚人心,才能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力量支撑。

  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凝聚人心,不是一句口号,而要融入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具体实践中。“血肉联系”喊在嘴上群众不信,“鱼水情深”做个样子百姓不认,联系服务群众是“掏心窝子”的事,要真对真、实打实、心碰心。只有多一些对群众办事难的切肤之痛,少一些敷衍拖延的官僚主义;多一些对民生多艰的细节体验,少一些肆意挥霍的奢靡之风,俯身躬行、真抓实干,才能切实赢得民心。新征程上,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既立足当前,解决群众眼前的急难愁盼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体制机制,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丈量、去触摸、去回应、去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民生稳,民心就稳,社会就稳。带着感情、带着责任,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就一定能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满意答卷”,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更好的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海武)

责任编辑:徐徐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