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关于大公网
|
香港站
数字报
登录
搜索
香港站
大公报
新闻
内地
/
港闻
/
两岸
/
国际
/
军事
/
大公访谈
评论
社评
/
北京观察
/
隔海观澜
/
纵横谈
/
点击香江
/
公评世界
/
大公评论
/
妍之有理
视频
大公视频
/
图片
/
艾问人物
财经
紫荆财智
/
房产
/
快消
/
经济观察家
/
田湾点经
/
大公文旅
/
港股
/
商业
/
汽车
艺文
大公园
/
小公园
/
艺术赏析
/
有料历史
/
大公故事
/
养生堂
专题
更多
收起
首页
>
旅游
>
新疆
>
视觉
> 正文
山东馆 | “齐风鲁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
2021-10-21 16:53:2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初,盛于清代的干隆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是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是一朵永开不败的民间艺术之花,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年画史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刻瓷艺术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术,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从魏晋开始,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瓷器出现,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当时的艺人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通常也指在瓷器、瓷板上刻凿成的雕塑工艺品。
潍坊核雕大约始于清末,并于本世纪初时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它主要是用桃核为材料,并巧妙地利用桃核上的自然麻纹雕出各种生动的景物,如山水、花鸟、人物及车船、首饰、印章等优秀作品。
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三年,才被河南南阳的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转,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地几大派系。烙画又叫烫画,也叫“火针刺绣”,是在木、竹、纸、布、绢、葫芦等材料上用加热的烙针、烙铁烙出图文来的一种民间传统绘画艺术。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 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潍坊红木嵌银漆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是我国特有的手工艺术品,驰名中外。嵌银图案用中国画的传统白描形式,它用名贵红木、纯金银丝和天然大漆为主要原料,精心雕磨后大漆而成。嵌银图案丰富多彩,有形态各异的文物图形,各类人物和现代山水花鸟等。红木嵌银漆器因制作材料贵重、工艺精湛,产品美轮美奂、高贵典雅。
潍坊刺绣历史悠久,是典籍中记载刺绣最早的绣种。潍坊刺绣发展到明清时期是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发展到近代,潍坊刺绣形成了构图简练、粗犷大气、配色古朴典雅,用线厚实坚韧的特色。京剧名角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等曾定制或加工过潍坊刺绣的戏装。
责任编辑:徐徐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
菲律宾疫苗主管:中国新冠疫苗安全 或成首选
迷你户抢爆 金狮花园呎价首破1.7万
林鄭:喬曉陽來港與23條立法無關
前「亞洲車王」黃金寶在港推廣自行車運動
林鄭:23條立法是憲制責任 有無壓力都要做
《成報》谷卓恒遭財務公司追債1128萬
陳曼琪促23條盡快立法
香港有UFO?天文台過去5年接89宗報告
香港取代东京成亚洲公幹成本最贵城市
香港科技園公司代表團於「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勇奪15個奬項
关于大公网
法律声明
广告服务
联络我们
Copyright ©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