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2021年6月12日至1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九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将在全疆同步开展。
围绕活动主题“文物映耀百年征程”和“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新疆是个好地方带大家走近那些意义非凡的历史遗产,感受独特魅力,传承文化根脉,共筑精神家园。
今天
走进高昌的历史活档案
吐鲁番的“地下博物馆”
—— 阿斯塔那古墓群 ——
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二堡乡北郊的戈壁荒滩上,是古代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墓群出土了上万件珍贵文物,有纺织品、干尸、文书、墓志、绘画、泥俑、陶器、木器、金器、石器、古币等,被称为“高昌的历史活档案,是吐鲁番的地下博物馆”。
阿斯塔那古墓群全景
泥俑是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中非常有特征的随葬物品
这些俑多为泥塑,大都是草芯、泥胎,外施色彩
是十分宝贵的彩塑艺术品
俑的种类很多,包括镇墓兽、天王俑、
武士俑、仪仗俑、歌舞俑、宦者俑、百戏俑、
马毯俑、各种劳作女俑等
阿斯塔那古墓群还出土了大量文书。新疆文物工作者直至20世纪70年代,先后进行了13次较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又做了数次小规模的清理工作,发掘清理墓葬400余座。从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批晋、唐代时期的珍贵文物,种类繁多,其中纸质文书3000多件,在全部出土文物中占据很大比重。这批珍贵的文书是研究古代造纸工艺、丝路文化的重要标本,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
卜天寿《论语•郑玄注》手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