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新疆 > 文化 > 正文

新疆博物馆: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2023-07-14 11:50:14大公网新疆文旅频道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7月8日上午10时,距离新疆博物馆开馆还有半小时,研学团领队赵璇带着18名来自阿克苏地区的学生在入口处静静等待,七年级学生阿依莎·库尔班手里拿着一本根据“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图案元素设计的笔记本,这次来到博物馆,她最想看的就是这件国家一级文物。

  先秦时期石器、汉代司禾府印、尼雅遗址出土织锦、克孜尔石窟壁画、写本《唐律疏议·名例律》残卷、彩绘弈棋仕女图、元代天青色钧瓷碗、清代灵泉碑……在讲解员帕丽巴克·激浪细致的讲解中,参观者沉浸其中,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对话。

7月6日,新疆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沙盘前给游客讲解。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来到新疆博物馆,参观了《新疆历史文物展》。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我们要好好研究新疆历史,真正认识到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从而也更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充分利用文物研究成果,展示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地区的历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之下文明互鉴的历史,积极策划新疆出土文物的主题展览,同时引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展。”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说。

  在尼雅遗址出土文物展柜前,阿依莎·库尔班终于见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她认真聆听着对这件国宝的介绍,并在笔记本上记下:它应该是汉代中央政权赐予精绝首领的,说明了当时西域受中央管辖。

  河北游客李冉冉是中学历史老师,她认为新疆博物馆的展陈设计非常利于帮助公众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她说:“比如这组乾隆帝颁给渥巴锡的银制官印,一下就勾起了我对土尔扈特部东归回到祖国那段艰辛历程的记忆,这组文物最能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都是血脉相连、守望相助的。”

  博物馆的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游戏装置,也极大地拉近了参观者与文物的距离。在《新疆历史文物展》展厅,不少青少年参观者在文物配套拼图游戏、手工编织体验模具前“玩”了起来,互动游戏间,不仅加深了对文物的理解,也更具象地感受到了历史文化魅力。

  “让观众在博物馆里面对文化遗产时,可体验、可参与、可分享、可互动,真正与现实生活连通起来,是我们办好这座‘大学校’的任务之一。”于志勇说。

  今年6月2日,新疆博物馆“国博厅”对外开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支持下首展推出“吉金铸史——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提升了新疆博物馆在青铜器展示上的丰富性。

  继“国博厅”之后,新疆博物馆又与故宫博物院携手打造“故宫厅”,计划在7月对外开放。首展“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玉器展”包含礼器、陈设、配饰、器皿等,将全面展示玉器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多重功能。

  新疆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玉料产地之一,新疆的青玉、白玉、碧玉极受清代宫廷玉器制造机构的青睐,从新疆到中原这条“产玉、运玉、制玉”之路的畅通,也实证了清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有效管理。

  过去一百年里,新疆的吐鲁番市、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等地出土了大量简牍、纸文书、帛书写本及碑刻墓志等文献资料,7月,它们将出现在新疆博物馆策展的“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上。“这场展览的文献涉及汉代至清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由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文字书写,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证明。”于志勇说。

  今年以来,新疆博物馆已接待参观者超过50万人次,进入5月后,单日场馆最高参观人数约1.3万人次。文物展览、研学课堂、文创集市、舞台演出……随着新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日益多元化,这里成为人们来新疆热衷的打卡地,也让“走进博物馆”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必需。

  今年4月,新疆博物馆全新的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面向公众开放,定期举办的开放日活动让公众期待不已。在新疆博物馆党委书记何嘉看来,这里承担的不仅是文物修复与保护任务,还要发挥重要的科普功能,引导公众在亲历文物修复的过程中,认识到文物保护对传承中华文明的现实价值。

  

资料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徐徐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