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Q”的流行来源于广西的一位导游。\网络图片
年终岁末,蓦然回首,2022不仅带来了很多的不平凡,也留下了诸多流行语。近日,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发布了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与“十大网络热议语”两份榜单。除了“做核酸”“网课”“卡塔尔世界杯”等强势入榜,“XX刺客”“栓Q”“嘴替”“PUA”“冤种”等也赫然在列。可以说,这些年度热词,不仅是一时流行之风潮,更深刻折射出当下时代最敏感最细微的社会变化与生活趣味。
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
今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第一名是“栓Q”。它是英语“Thank you”的变音表达,意思仍然是“我谢谢你”。但经过这种“大舌头”的处理后,一方面多了几许诙谐与可爱的味道,另一方面也多了一重讽刺与反用的意味,可以说极大地丰富了英语“Thank you”原来的表现力。
折射国人幽默可爱一面
无论是轻松时光,还是承压岁月,国人的骨子里始终流淌着一种幽默的血液,这一点在年度网络热词中也体现得尤为明显。第三名“冤种”表达了人们对生活中失意遭遇的自嘲式和解,第六名“退!退!退!”体现了人们对强烈表达内心真实情绪的认可与支持,“服了你个老六”则展示了人们对生活中那些“意外”与“乱入”的戏谑和调侃。尽管它们背后都有一些酸涩,但这些语言却展现了人们情绪深处的那一丝释然。
显而易见,网络热词是一个年度社会大事件的直观折射。“2022年十大网络热议语”就几乎完整囊括了过去一年所有的大事件。第一名“冰墩墩”,再次说明了北京冬奥会让国人扬眉吐气的小傲娇,第二名“二十大”,则说明中国人对这一重要会议的高度重视,第三名“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人对明天更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做核酸”成网络热议语
2022年,无疑是中国抗疫之战的重要分界线。在国民普遍接种疫苗、病毒致病性明显降低的背景下,政策也逐渐转向,经济也准备步入强势复苏的新赛道。“2022年十大网络热议语”中的“做核酸”“网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就真切折射出中国全民抗疫的不凡历程,和全民齐心协力战疫情的伟大精神。
今年是《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举办流行语评选活动的第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经过读者推荐、网络海选和专家评议三个阶段。征集阶段,读者共推荐800余条流行语候选条目。编辑部根据流行度和热度高低,遴选出35条进行网络海选。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北师大、复旦大学、华东师大、浙江大学等机构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与评议。
2021年,编辑部首度推出“十大网络热议语”榜单。今年,“十大网络热议语”在条目征集阶段同样收到超过500条读者提名。在自主遴选和结合专家视点的基础上,编辑部推出对语言事实给予基本尊重的“十大网络热议语”榜单。这一榜单与“十大流行语”榜单既相互区别,又有所联系,力求更全面地记录和回顾2022年的语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