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游客在重庆市北碚区一处农业公园休闲。(新华社)
年轻游客踏青赏花、登山探庙,带动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文旅消费,有钱有閒的“银发族”崛起成旅游市场新势力,热门景区、顶流博物馆、古刹寺庙“人满为患”,清明档电影票房破三亿元(人民币,下同)……入春以来的首个小长假——清明假期收官。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三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9亿人次,创清明假期出行量新高,日均2.64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1%。滴滴出行等平台数据显示,假期打车需求同比去年上涨14%,高峰时期,每分钟叫车需求突破11万单。公路自驾出行占比超九成,便捷的交通带火了乡村旅游。
假期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0%,超过一季度平均水平,酒店预订量增幅达两位数,国内游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去年增加约5%,火热的春日经济加速释放消费潜力,为推动全年经济回升向好注入动力。
“今天的红山动物园有一亿人,人看不到动物,都是动物看人。”今年清明假期,内地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民众出游热情高涨,热门景区都“人从众”,多地发布预约已满或门票售罄的公告。去哪儿平台6日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0%,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增幅达到两位数。
同时,根据飞猪发布的《2025清明假期出游快报》,国内游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去年增加约5%,目的地方面,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城市最热门,张家界、景德镇、清远等靠近热门城市圈的二三线城市增速最快。
青年带动热门旅游地文旅消费
年轻游客热衷踏青赏花、到千年古刹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带动热门旅游目的地文旅消费。以热门旅游目的地南京为例,美团旅行数据称,清明小长假,南京文旅订单环比增长超100%,“00后”年轻游客占比高达55%。
其中,南京五星酒店清明假期热度上涨近28%,“南京秦淮河附近民宿”搜索量上涨175%。
另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假期全国各地知名寺庙类景区人气较日常均值上升了200%以上。其中,人气较高的包括武汉古德寺、苏州寒山寺、西安大兴善寺、南京鸡鸣寺等。
另外,顶流博物馆人气持续处于高位,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门票在节前都已约满。
“银发族”酒店订单量增逾三成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有钱有閒的“新银发”批量退休,老年群体渐成清明旅游市场新势力。在去哪儿平台上,老年人入住酒店的订单量同比去年清明增长了三成以上,是增幅最高的群体。
山清水秀的浙江是“银发族”偏爱的旅游地,位于丽水市吊坛村的云野听语民宿刚刚送走了一批老年游客。该民宿店长胡甜甜透露,近两个月,他们接待的“银发”游客量占总游客量的60%,约200位,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银发游客数量增加了5%至10%。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表示,往年清明并不是旅游旺季,但今年清明的旅游市场却更加活跃。年轻人敢休假、走得更远了;老年人不局限于淡季出行,也加入了假日出游大军。种种数据表明,今年旅游市场消费更具活力。
观影市场也是文旅消费的热点。多地通过政府消费券、银联消费券和平台消费券,多重补贴降低观众观影成本。在假期和消费券的双重拉动下,今年清明档电影票房也在逐步增加。据灯塔专业版消息显示,截至6日17时13分,2025年清明档新片票房突破三亿元,影片《我的世界大电影》《向阳·花》《不说话的爱》位列前三。(香港文汇报记者 王玨)
线下消费快速回暖
●线下消费热度指数一季度同比增长14.2%,较上季度升高9.1个百分点;其中3月同比增长20.0%,比前两个月高出4.7个百分点,增速持续攀升
●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同比分别增长19.6%、11.4%、20.2%
民生消费需求加速释放
●小商品市场经营热度指数一季度同比增长16.3%,其中3月同比增长21.6%
生活服务消费迎“暖春”
●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一季度同比增长18.3%,较上季度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3月同比增长14.5%
●休闲娱乐业、餐饮业一季度同比分别增长67.6%、14.5%
春季出游热情高涨
●多个与清明出游、踏青赏花相关的关键词搜索热度在近期出现了超四倍的增长
●赏花游、近郊游、文化体验游等多元化消费场景,为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