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经济活动陷於停摆,更可能出现自1930年大萧条以来最惨的经济衰退。各国央行为保经济纷纷“放水”,美国总统特朗普更“出口术”要求联储局实行负利率,英国亦於本周三(20日)首度拍卖负利率债券,新加坡的基準隔夜借贷利率於周二(19日)亦只较零利率高不到0.02厘。可见继欧洲及日本后,其他国家或地区亦有向负利率靠拢的趋势。那麼,负利率会对市民和投资者带来什麼影响?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番向联储局施压,要实行负利率。虽然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已即时回应指负利率政策不适合美国,又强调已有各种工具来支持经济,但早前美国利率期货合约曾显示,市场预期美国明年初首次步入负利率。即使有关预期现时已下降,但不少分析仍认为,美国“迟早”会实施负利率。
华侨永亨银行经济师李若凡表示,目前美联储採用负利率的机会不大,美联储大部分官员淡化短期减息至负值的可能。而目前美国正準备逐渐重启经济,且美联储尚有其他工具可使用,如购买债券等,所以採用负利率的必要性不大,并要面对较高的法律门槛。
不过,李若凡相信,由於美国通胀转弱,失业率飙升,且经济前景持续恶化,加上鲍威尔也没有完全排除负利率的可能,故不能过度低估负利率出现的可能。
信安资金管理(亚洲)高级投资策略师陈晓蓉亦认为,美国实施负利率的机会不大。虽然美国经济前景不乐观,但其财政及货币政策为各国中做得最到位,联储局手上仍有很多手段可用,如继续无限量买债。另一个原因是负利率的效果不是特别正面。她表示,欧洲及日本已推行负利率多年,但经济仍然疲弱,负利率未能刺激经济之余,反影响银行盈利。而央行实施负利率后,可再使用的政策空间亦有限。
陈晓蓉指出,除非美国经济较预期差,加上在解封后再出现第二、第三波疫情,联储局在无计可施下才会考虑负利率。但她预期,美国低息环境会持续2至3年,直至2022年,美国退出买债及量宽后,息率才有机会回升。
高盛全球外汇利率和新兴市场策略师Zach Pandl表示,如果美国出现第二波疫情,联储局将可能考虑负利率政策,但认为负利率不会“非常有用”。他指,若美国经济真的在一段期间内陷入困境,或许联储局会考虑或尝试新措施如负利率,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能性仍低。
事实上,不少经济师对负利率政策的效果抱有怀疑,因欧盟及日本等国家早已实施负利率多年,但经济仍未见有任何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