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消弭抗疫疲劳 首要掌握实况

2020-08-09 04:23: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人们在疫中长期繃紧神经,容易出现抗疫疲劳,宜勤做运动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第三波,在疫苗仍未面世前,大家难以安心。有专家认为市民由当初面对疫情的恐惧、压力感和危机意识,因长时间的消磨而变得麻木,抗疫疲劳会令人一下子否定眼前的坏消息,当大家不当危险是一回事,那便是最危险的时刻。\大公报记者 陈惠芳

  临床心理学家甄梓竣博士(圆图)受访时直言,总会有人在疫情风险稍降便立刻鬆懈。早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爆发第三波,有人连口罩也不戴,更有检疫中的人在大街小巷裏走动,顿时增加传播病毒的风险。在这第三波疫情源头堵截未竟功之时,未有病征的人随时已在身边,只需一人染疫,便有机会传播数人。这不但大大增加疫情持续的风险,随时令香港医疗系统面临崩溃。在此风险加剧的环境下,市民一方面可能有焦虑,一方面又感到疲累。

  自我提醒莫鬆懈

  他说:“抗疫时期,市民不清楚一系列相关措施需实行多久,当期望管理不清晰时,市民当初的恐惧、压力感和危机意识也因长时间的消磨而变得麻木,一下子否定眼前的坏消息,当人们不当危险是一回事,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就如每天搭港铁,有广播叫大家小心列车关门一样,日子久了,人们都不当是一回事。当勤洗手、戴口罩由恐惧主导的做法,变成重複沉闷的口号,人们的敏感度和警觉性可能因而降低。市民有必要掌握真实的资讯,并分析自身的安全。现况是疫情对世界的衝击还未减少,也未有可用的疫苗。”

  甄梓竣指出,现时政府已扩大核酸检测的範围,但要找出本地的隐形传播链,有一定难度。早前市民以为一切大可回复正常,成人不时口罩离口或打喷嚏时拉低口罩等。他又说:“市民每天也可问自己:如今天外出会否愿意好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戴上口罩?保护自己,也莫传播他人。”此外,大家应多做一些令自己快乐的事情,驱走鬱闷情绪。

  新冠疫情下,居家工作,学校停课,本来是增进家人感情的机会,却反而出现不少夫妻及亲子问题。

  甄梓竣说:“无论夫妻或亲子关係,不会因为见面的时间多了而令衝突增加,只因平时的矛盾没有好好处理。大家平日日忙夜忙,不是返工就是返学,回家后大家已十分疲累,还怎有力气去处理家人之间相处的矛盾。其实,一家人不妨好好利用如今相处时间大增的机会,不要再找藉口逃避,一起面对各人的问题。”

  与家人并肩作战

  甄梓竣坦言,解决问题并不容易,大家若能容许不快感觉伴随着而选择不发洩出来,尝试坐下来一起寻求互相妥协的生活方式,才是折衷的办法。建议不妨安排每月甚至每星期举行家庭会议,让全家参与,藉此一起安排合适的生活。那麼就算是疫情下要长期作战,也不是单独的面对,而是与家人一起承担责任,避免将矛头指向某一位家人,衝突也可以减少一些。至於疫情对一个家庭是得多还是失多?就看人们有否好好利用这个机会,面对平日没时间没勇气去面对的家庭关係吧。

  别催谷子女学习

  有些父母不喜欢子女懒散在家,即使现时子女无须返学,不用上补习班、兴趣班,父母也希望孩子不要浪费时间,如此一来,双方又容易起衝突。对於这个情况,他说:“香港人很多时候奉行功利主义,要求所有事情都要交到成绩。从小就要读好的幼稚园,为的是进入好的中小学,从而读到大学。读大学又要选一些找到好工赚到钱的学科,好让他日有份稳定收入,可以买得起楼,退休无忧。人们由出生起,没有一刻能放鬆,可是,忙忙碌碌所追求的稳定生活,根本从未出现。要小朋友在此氛围下,求学不是求分数简直是天方夜谭。学习可不是随便逼出来的,不配合个人能力和兴趣,就算做到也容易放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