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世纪暴雨/强化预警 防范巨灾

2023-09-09 04:02: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特大黑雨袭港,黄大仙龙翔道水深及膝,途人犹如过河,十分狼狈。\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特大暴雨前晚袭港,署理香港天文台台长李立信指出,天文台总部在24小时内录逾600毫米雨量,等同全年雨量约四分之一。雨灾至今酿成两人死亡,1人失踪,117人受伤。行政长官李家超强调,当务之急是做好善后工作,并会总结经验,做好预警工作。

  如何避免雨灾造成严重破坏、如何做好防洪预警?值得反思。《大公报》专访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陈骥教授,他指两年前河南郑州的暴雨已经给了香港警示。他指出,发生极端天气的频率只会愈来愈高,关键在预防,香港应从评估城市不同区域发生巨灾时的不同危害程度、救灾的难易程度、灾后的恢复能力等方面,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等方面去建立和完善防巨灾体系。\大公报记者 苑向芹、苏荣

  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市突降暴雨,最大每小时雨量达到了201.9毫米,洪水冲进地铁及其他基础设施,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十天后,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陈骥教授发表一篇《7.20郑州极端洪灾对大湾区尤其是香港防巨灾的启示》文章,强调香港必须警惕,建立防巨灾的体系,因为随着气候变化,此类极端降雨可能会愈来愈多,尤其是在南方的大湾区城市。

  汲取郑州教训 重视港铁危机

  “我敲响警钟,不是说香港做得不好,而是发生极端天气的频率愈来愈高。香港的天文台、渠务署都是世界一流的,都很努力,做得很好了,但是,精准预警极端降雨是世界级的难题,我们的科学预警仍不足。”陈骥昨日向大公报记者表示,他与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上都有联系,可惜文章发表后没有受到重视。

  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的陈骥,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攻读博士,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亚戈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是水利方面的专家。曾担任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水文科学分会(HS)主席,今年8月初当选AOGS秘书长。对于今次香港雨灾,长期研究城市建设和防洪的陈骥直言:“洪水冲入地铁在任何城市都是重大事件,如果地铁在运行之中,后果是灾难性的!所以香港在预警方面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他强调,这次香港洪水进地铁,要引起足够重视,“建议特区政府立足防大灾,对地铁、斜坡和低洼等危险区域进行全面调研。”他更指在强降雨时,地铁系统在几分钟内便可以被淹没。

  陈骥希望有关方面要特别重视对每小时的降雨量的监控,这对洪水灾害预报而言是很重要的数据资讯。“强降雨发生时,政府应该立即行动,关闭地铁,禁止车和人进入隧道,这都是郑州等地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陈骥指出,大湾区尤其是香港需要完善针对极端气象巨灾的防灾、救灾、减灾体系,包括:灾前预警、灾中及时救灾和灾后高效减灾;提高防大灾、救大灾和减大灾的政府应急能力。

  预警即使十防九空 仍必须做

  “不要怕预警不准确就不预警,这是错误的。”陈骥表示,今年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出现强降雨,造成数十人死亡。中央高度重视,要求加强预报工作。从科学角度,预警不可能都准确,甚至可能十防九空,“即十次预报九次都不准,但仍要做!社会要科学看待预警,有备无患。”他说,科学不是万能,但不科学绝对不能。

  做法上,他建议加大针对极端气象灾害的基础研究,提高强降雨预报的精度;研究评估不同危害的程度、救灾的难易程度,以及灾后的恢复能力;研发智能化应急救灾设备,提升救灾能力;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创新及技术进步,减轻灾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