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右图:财政部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推出增量政策。图为参观者在2024北京车展比亚迪品牌展台前驻足,了解最新车型。\新华社
1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携副部长廖岷、王东伟、郭婷婷出席发布会,围绕“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向中外媒体做了介绍。财政部宣布,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
蓝佛安介绍,这其中包括,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蓝佛安表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聚焦房地产领域,廖岷表示,积极研究出台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打好组合拳,坚定不移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报道
中央财政在举债和提升赤字方面有较大空间
蓝佛安介绍说,今年以来,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蓝佛安表示,政策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优化税费优惠政策。三是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四是加强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保障。五是更大力度支持基本民生保障。六是抓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明显,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用好债务政策工具 促进经济向好
蓝佛安透露,按照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地方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
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蓝佛安强调。
蓝佛安表示,2024年以来,财政部已经安排了1.2万亿元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
针对备受关注的中央财政在加杠杆方面的空间有多大的问题,蓝佛安介绍,中央财政在举债和提升赤字方面是有较大空间的。
“我们将持续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动,加强新老政策的衔接,打好组合拳,坚定不移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廖岷12日在会上说。
据介绍,财政部将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这项政策,既可调节土地市场供需关系,减少闲置土地,增强对土地供给调控能力,又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廖岷说。同时,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继续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