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改革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
“我们不喜欢空谈,一做就要做成事。”行政长官李家超16日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昨日到访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并接受大公报总编辑于世俊、香港文汇报总编辑吴明联合专访。新一份施政报告,改革是最大亮点,也是贯穿整份施政报告的主轴线,体现了以改革促发展惠民生的坚定决心和坚实行动。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李家超在访问中全面阐释施政报告的内容,强调施政报告继续贯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点希望,同时落实三中全会改革精神。他表示,改革是为了治理的提升,不是为改而改,必须明白“立什么”、“破什么”,要因地制宜、张弛有度及拿捏得当。他又动容地说,推动行政长官的工作,其实是看市民有没有欢笑,看市民怎样生活,市民的鼓励和笑容是他最大的动力来源。
李家超表示,“我们是个办实事、做成事的政府。我希望透过结果来加强大家对特区政府的信心。”\大公报记者 吴俊宏(文) 许棹杰(视频)
李家超在访问中强调,新一份施政报告继续贯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点希望,并在此基础上推出全面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规划。今年的施政报告承前启后,旨在为香港的未来民生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李家超指出,2022年和2023年的施政报告均围绕习主席的四点希望和青年发展展开,今年的报告则更加注重改革的实际操作。今次施政报告仍保持九个章节的规模,但结构上进行了优化,第一章就开宗明义提出“改革求变”,强调面对挑战与机遇时的决心。
巩固现有优势 寻求新增长点
“今年香港进入全面由治及兴、全力奋发的时期,所以施政报告的主题定为‘齐改革同发展,惠民生建未来’。”李家超阐述其改革理念,强调改革的核心在于提升治理水平和结果,所有施政都会围绕这两项目标。
香港特区全面落实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李家超指出,香港将巩固和发展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地位,同时寻求新的增长点,如建立国际级黄金仓库、黄金交易市场,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
在人才发展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将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依托香港的独特优势,如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香港未来将推动包括文创产业在内的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
改革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政府治理体系改革同是报告重点,李家超介绍,政府将成立四个工作组,进一步强化领导和跨政策统筹机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施政报告还涵盖了关怀共融社会、劳工保障、医疗体系、基本医疗复健、运输、房屋等多个民生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发展不再单独成章,而是融入各个领域,旨在为青年提供更多支持。
李家超强调,改革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他指出,香港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应当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国家的政策是面向全民的,这意味着每个香港人都在这次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表示,作为行政长官,他有责任向市民传达他认为正确的重大政策,并确保每个人都能在改革中发挥作用。
李家超感谢中央关爱支持
在谈到改革的挑战时,李家超表示,任何改革都不会轻而易举,因为改革背后涉及到利益的调整。他表示,政府已经做好了准备,将面对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不仅要共同发展,共享发展的成果,还要有足够的准备去应对改革带来的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有效地实现全社会的战略目标。”李家超感谢中央对香港的关爱和支持,指出香港正经历经济转型期,750万香港人应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政府的任务是明确方向,提出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
“香港充满机遇,香港人也同样充满潜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1加1大于2的协同效益,共创辉煌。”李家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