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今年香港有几家独角兽企业都是来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该平台在科学园设立了研发中心。
今年行政长官施政报告调拨15亿元设立“创科创投基金”、拨款1.8亿元推出“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反映政府对初创企业的支持。而初创企业发展得好不好,其中一个指标便是看最终能孕育出多少个“独角兽”。
过去香港一直被认为“难孕育独角兽”、“一些香港基因的独角兽是在内地发家”,孙东局长表示,随着现在香港创科政策的变化、今后产业基地的不断增加,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在香港发展、壮大。
“独角兽”是指未上市而市值逾10亿美元的企业,其中大部分是科技公司,例如Uber、小米、滴滴出行和Airbnb等。2017年以前,香港独角兽企业数量为零,这几年特区政府致力推动企业发展、引进企业入驻,但在数量、规模之上,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相比是否已有竞争力,还要看未来的发展情况。
孙东局长表示,现时香港有接近20家独角兽企业,其中今年有几家独角兽企业是从InnoHK研发中心里出来的。
孙东续表示,政府除了致力打造土生土长的独角兽企业,亦有一些属“香港基因、内地血统”,即独角兽企业人员在香港毕业,或由香港人建立,或是在香港创办等,然后在内地形成规模。
“在香港发展独角兽,未来主要是看我们的产业是否能够发展起来。大家知道香港高科技新兴产业的发展,现在几乎是从零开始。”孙东续指出,随着现在香港创科政策的变化、今后产业基地的不断增加,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在香港发展、壮大,这也是香港创科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