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经教育部正式批覆设立的深圳理工大学成为深圳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又一创新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会”办学理念,“无理无工”学科交叉建专业,学院、研究院和书院“三院一体”培养,这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有着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据悉,深圳理工大学聚焦“新工科”“新医科”,首批建设了生命健康学院、合成生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药学院、算力微电子学院七大学科交叉专业学院。
学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毗邻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医学科学院、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成生物学产业园和脑科学产业园等科教产教平台。记者从学校方面了解到,学校实行每周4天上课、1天进实验室的教学模式,安排学生大一期间围绕合成生物、脑科学、药学、材料能源、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6大方向进行实验室观摩轮转,大二根据兴趣爱好确定专业,大三自主选择“学术轨、工程轨、创业轨”分轨培养,大四开展科研实践、产业实习、创新创业的模式,希望学生们能在个性化课程体系中成长成为具备实战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学校招录的首届120名本科生已经开启2024秋季学期的课程学习。\大公报记者 李望贤、毛丽娟、郭若溪、胡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