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影目科技INMO GO2。
从目前已发布的近20余款智能眼镜产品来看,主流的AI智能眼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带有摄像头但没有屏幕显示的智能眼镜
这也是目前市场上产品数量最多的一类。代表产品有Meta-Rayban二代、Looktech、雷鸟V3、Rokid Glasses无显示版、闪极、小度、小米等。究其原因,一方面,用户无需掏出手机,即可解放双手,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照片和视频,满足了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大模型已经或即将支持“视觉”功能,能够看懂图片或视频,甚至实时观察和理解周围世界,因此摄像头成为了AI智能眼镜的标配。此外,由于没有搭载显示屏,这类智能眼镜成本可控,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上市销售,降低了早期用户的消费门槛。
没有摄像头但支持屏幕显示的智能眼镜
这类智能眼镜的镜片大多采用了单色光波导显示屏,其核心卖点是在保持轻量化的同时,能够可视化展示信息。例如,在需要实时翻译的场景中,用户戴上眼镜就能将外语实时翻译成中文字幕展示在眼前,为跨语言交流提供了便利。代表产品有魅族StarV Air 2、影目GO 2。
既可以拍摄又带有屏幕的智能眼镜
可以说这是较为完整的智能眼镜形态。不过,由于其元器件众多且复杂,成本也更高,摄像和显示器并存导致耗电量增加,因此目前这类AI智能眼镜的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大。在软件方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底层标准,使用体验差异较大,产品形态也更接近试验性样机,距离达到消费级产品的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但随着电池、显示以及芯片等供应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能版的AI智能眼镜有望成为未来主流。代表产品有Rokid Glasses显示版、影目Air3。
目前,大多数发布的AI智能眼镜都选择了复刻Meta-Rayban眼镜的路线,毕竟Meta-Rayban近400万的年销量已经证明了其在市场上的接受度。这类AI智能眼镜均为传统眼镜形态,带有摄像头,主打拍照录像功能,并搭载AI大模型,可通过语音方式进行交互。选择这种方案的优点显而易见,一是成本较低,如果增加一块显示屏,目前大多采用光波导显示方案,不仅会提升产品整体售价,还可能因分辨率低影响眼镜续航,且适用场景有限,甚至可能出现彩虹纹;二是研发门槛较低,供应链已有相对成熟的通用硬件解决方案,厂家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软件体验和AI大模型的调校上。
当然,还有一些AI智能眼镜既没有摄像头也没有显示屏,其主要功能与AI智能耳机类似。另外,一些AR智能眼镜也搭载了AI大模型,同样可以被归类为AI智能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