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东西影画/志怪故事折射人性欲念 《无忧渡》以中式美学解构善恶观

2025-05-01 05:01: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无忧渡》以人妖共生的世界为叙事背景。右图:剧中场景充满东方美学特色。

  世界各国流行的志怪传说不在少数,提及中国的志怪故事,人们往往会想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流连于离奇故事中的复杂人性,满足猎奇心理。日前,由林玉芬担任总导演,任嘉伦、宋祖儿领衔主演的内地剧《无忧渡》热播,剧集志怪味很浓,既有《聊斋》的古典核心,又以现代视角解构了传统善恶观。\王鹤霖

  《无忧渡》改编自半明半寐的小说《半夏》,叙事打造一个人和妖共存的志怪世界,架空古代时间背景,以单元剧的形式串联主题,围绕六组故事,折射人性欲念,讲述志怪奇幻故事。观众观看剧集,犹如打开一本“古代民间志怪话本”。

  单元叙事 一张一弛

  在这个短剧、短视频流行的时代,《无忧渡》的叙事节奏并非靠强情节推进,而是在一张一弛中建构人与妖共生的世界。每个单元结尾都会设有伏笔,再引出下一个单元叙事,展现对多线叙事的掌控力。

  剧中的男主宣夜(任嘉伦饰)是孤傲的捉妖师,女主半夏(宋祖儿饰)是能看到妖的富家千金,二人在人妖共存的世界里,互相帮扶,破案追妖没有太多情爱纠葛,关系的发展合情合理,人物行动线符合逻辑。夜晚山路上的红轿子,山神结婚等情节,具有中式恐怖氛围。故事虽发生在志怪世界,但捉妖打戏过程中,凭借的是拳脚上手,而不是“法术对轰”,让观众看得更加舒服。

  除去男女主之外,其他人物的设定也有着其鲜明的特点,例如其中《赤炼》一单元中,琴师杏仙与蛇妖赤炼的纠葛,不再是传统的报恩桥段,而是一个男女互换版的《农夫与蛇》,把一个普通女性因其苦难的命运,释放出的人性之恶,演绎得很充分,甚至可以去到令观众咬牙切齿的痛恨程度。

  而同样讲报恩的《团圆客栈》单元,被老板赋予生命的木偶儿女,厌恶家人,杀人作恶,而受老板饭食之恩的黑猫,反而舍去生命去救人。

  架空背景 古风布景

  剧中妖怪善恶种种,但终究也是在对应大千世界中的可怜“人”,让人看后发出一声叹息。剧中的妖怪被赋予了更多立体的性格,与人类之间不再只是简单的“善恶对立”,摒弃了一般的人抓妖的必然设定,而是妖怪的好坏,也是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经历息息相关。

  导演林玉芬是香港人,代表作品有《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今次执导《无忧渡》,再度向观众呈现东方叙事美学。剧中的“广平城”设定在架空的晚唐时期,虽是架空,却在布景方面洋溢着以往以唐代作为背景影视剧中的“唐韵古风”。

  此外,香港演员陈家乐在《无忧渡》客串,饰演镜妖迟望川,是第一单元故事的重要角色,成功诠释了人物性格,让观众感受到了香港演员在内地古装偶像剧中的表现和演技。

  《无忧渡》在内地平台的热播,足以说明,在一个观众喜欢追求时间效率、爱看短视频的年代,一个经得起推敲的故事,细节上的用心塑造,剧作之美,依然有广大的观众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