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外需拖累 中国4月制造业PMI回落

2025-05-01 05:01: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由于前期增长基数较高,叠加外部环境急变,4月中国制造业PMI放缓。

  【大公报讯】记者倪巍晨上海报道:中美关税博弈持续升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扩张步伐放缓。国家统计局和财新发布的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分别报49和50.4,各较前值下降1.5和0.8个百分点。分析称,前期较高的制造业增长基数,叠加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是制造业扩张度放缓的主因。鉴于财新制造业PMI连续七个月保持扩张,市场情绪短期波动,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大趋势。随着宏观支持政策的进一步加码,内需料稳定释放,制造业供需两端下降态势总体可控。

  官方制造业PMI数据分企业规模看,4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报49.2、48.8和48.7,各按月下降2、1.1和0.9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4月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5,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其生产和新订单指数保持在52及以上,延续较好发展态势。

  业界情绪方面,4月官方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1,其中,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预期指数均在58及以上较高景气区间。同期,财新制造业样本企业对未来一年生产前景持乐观态度,他们普遍寄望新产品开发和政府扶持政策能刺激销售,但对贸易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表示担心。

  此外,国家统计局同日发布的4月中国非制造业PMI为50.4,虽较前值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在扩张区间保持平稳运行。

  分析料宏观政策靠前发力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指出,当前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带来较大影响。考虑到中美关税博弈仍在进行,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利淡影响将在第二、三季度逐步显现,宏观政策要有充分准备,并适度靠前发力。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预计,国家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已部署的存量政策落地实施。广开首席产研院资深研究员刘涛建议,由财政部、进出口银行等合作设立“稳外贸发展基金”,引入各类机构投资,带动社会资本参与股权类与债权类投资,专项支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福建等出口大省的优质外贸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其提供中长期流动性支持,保障外贸企业与相关制造企业生产经营。

  华福证券首席宏观及非银分析师秦泰坦言,未来出口仍可能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在短期“抢出口”和房地产供给侧信心边际改善的展望下,他预计5、6月中国制造业PMI有望小幅反弹,“维持本季人民银行降息0.2厘,全年降准1至1.5个百分点的判断不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