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范婉儿表示,卡塔尔和科威特近期对亚洲的投资兴趣大增。
为拓展中东商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在周六(10日)率领香港及内地50多名商贸代表,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引起各界对中东的关注。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范婉儿表示,因应地缘政治,这两个国家对亚洲投资兴趣大增,尤其是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发明量达全球七成,很符合这两国对人工智能(AI)的需求。同时,香港具备资金自由进出、货币稳定等优势,全球对内地投资有三分二经香港进行,故中东企业可在港找到各项内地机遇,而内地亦视香港为走出去首要平台,令香港成为中外资金交汇点,充分发挥好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大公报记者 李永青
为了解中东商机,近期该局研究部派员到科威特及卡塔尔访问。范婉儿表示,美国大幅加征关税,令市场反思不应太倚赖一个市场,由以往投资很重视欧美市场,改为现时看重亚洲,且科威特及卡塔尔均大力推动经济多元化,希望发展更多能源以外业务,亦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
卡塔尔基建出色 吸引港商投资酒店
谈及科威特及卡塔尔情况,范婉儿指出,卡塔尔在2022年举行足球世界杯后,基建十分出色,有利吸引外资到当地投资,亦令其旅客数目多于该国本地人口,因而吸引香港一些地产商投资当地酒店项目。科威特则曾因国会争议,令很多大型基建项目无法如期落实,出现很大延误,但该国去年解散国会,当地普遍认为此举或令发展加快。
范婉儿表示,由于地缘政治因素,两国在贸易、投资及金融上,对亚洲区更有兴趣。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中资企业已参与两国的基建项目,而香港则强于项目设计、项目管理,故大有可为。再者,中资企业走出去时,在合约方面,往往未必懂得好好保障自身利益,而香港的专业服务业很国际化及水准高,可为中企提供支持。
科威特方面,该局经济师(亚洲及新兴市场)张家熙表示,科威特致力发展非石油业务,2016年至2023年期间,非石油占该国实质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的比重,已从43%上升至50%,当中以金融业发展较佳。值得留意的是,2023年中国是科威特最大的贸易伙伴,占贸易总额约五分之一,而近年积极出海的内地车企,在当地颇受欢迎,是科威特入口最多的内地产品。科威特《阿拉伯人》报评论曾指出,内地汽车在其较高性价比的基础上,结合新技术运用以及适合本地市场的设计,在当地赢得消费者的口碑,也获得经销商的青睐。至于香港,去年与科威特的贸易额为2.4亿美元,在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中排名第五。
科威特大兴土木 商机处处
中长期而言,科威特提出“科威特2035愿景”计划旨在成为区域金融和贸易中心,冀提高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能力,亦大力推动私营经济,希望到2035年有四成经济由私营公司推动,为推动此目标,更让私人企业可参与基建项目。再者,该国正大兴土木,为香港公司带来不少机遇,例如顾问服务、管控工程进度、提供太阳能或风力发电的方案。资讯通信技术与科技方面,该国加强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在能源和建筑领域的应用,为香港在数码服务供应、软件解决方案、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上,提供不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