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经济复苏力度持续增强,制造业景气度进一步回升。
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势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6月制造业PMI录49.7优于市场预期,较5月提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改善,并创三个月新高。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介绍,接受调查的21个行业中,6月有11个行业保持扩张,较5月增加4个,行业景气面有所扩大。分析称,6月制造业需求回升,企业生产稳定扩张,市场价格趋稳运行,预计第二季度中国GDP按年增速约5.2%,经济平稳恢复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奠定良好基础,未来“稳增长”将以“用好用足存量政策”为主。\大公报记者 倪巍晨
分企业规模看,6月大型和中型企业PMI分别报51.2、48.6,较5月分别升0.5和1.1个百分点,惟小型企业PMI较5月下降2个百分点至47.3。制造业PMI五大核心指数呈现“四升一降”,其中生产指数升0.3个百分点至51,新订单指数回升0.4个百分点至50.2,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0.6个百分点至48,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提升0.2个百分点至50.2,惟从业人员指数下降0.2个百分点至47.9。
赵庆河补充说,6月制造业生产、新订单指标均处于扩张区间,特别是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专用设备等行业生产和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扩张。产需回升带动下,企业采购意愿增强,采购量指数回升2.6个百分点至50.2。
上半年GDP料升5.3%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随着“稳增长”政策的落地,中国经济复苏力度持续增强,制造业景气度进一步回升,整体运行重返正轨。其中,新出口订单连续两个月回升,企业生产活动稳健扩张,加之原材料采购活动的改善,均为下半年经济进一步回升奠定基础。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6月制造业运行呈现“淡季不淡”,供需两端同步好转,企业也迎来“库存回补”迹象,重点行业PMI也稳中有升。
华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认为,补贴政策对耐用消费的刺激,以及第二轮“抢出口”的延续,让企业短期生产信心构成拉动,成为官方制造业PMI继续改善的主因。但关注到产成品库存年化指数的降温,或表明工业企业仍关注未来消费、投资、出口等方面需求潜在的不确定性。
对于后续政策,温彬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表现优于预期,预计上半年GDP按年增速约5.3%,其中,第二季度GDP增长约5.2%。鉴于此,宏观政策持续加码必要性不强,以“用好用足存量政策”为主。
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
秦泰指出,下半年若内地房地产周期持续探底,人民银行或追加0.1厘降息以巩固楼市预期,中央财政亦有望择机加码耐用消费品补贴并扩大范围。
展望未来PMI和经济表现,杨德龙强调,制造业景气度的回升是经济持续改善的重要方面。他相信,随着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利淡因素减弱,以及“稳增长”政策力度的加码,经济复苏力度料续增强,第三季度制造业PMI有望重返扩张区间。
秦泰预料,下半年官方制造业PMI有望围绕荣枯线上下窄幅波动。
温彬指出,近期中美已就落实日内瓦共识框架达成补充谅解,加之中国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下半年经济有望延续平稳发展,全年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压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