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回顾28年发展历程,香港新股市场可谓经历风雨,却愈见坚韧。图为宁德时代5月上市,成为今年全球规模最大IPO。下图:新股市场改革实行后,阿里巴巴等采取“同股不同权”的知名企业纷纷来港。
香港回归祖国28年来,IPO市场同样走过了蓬勃发展的28载。数据显示,过去28年间,香港新股市场累计集资额约5万亿元,集资规模长期稳居全球前列,为金融市场持续注入强劲活力。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告诉《大公报》记者,香港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既得益于内地经济的快速崛起,更离不开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实践。他强调,长期来看,香港仍将是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的首选平台,并将继续发挥联通国际资本与内地资产的重要纽带作用。\大公报记者 蒋去悄
“28年来,香港IPO融资规模始终保持全球市场前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陈亮这样评价香港IPO市场取得的进展。中金公司多年来深耕香港市场,发现新股市场的火热发展趋势,离不开“制度创新”、“国际化定位”与“内地经济红利”三者的共同作用。
港交所近年陆续推出多项利好IPO市场的改革,包括在2018年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公司上市。改革实行后,阿里巴巴(09988)、京东(09618)、美团(03690)等采取“同股不同权”的知名企业纷纷来港。此外,还有18A制度允许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2023年面向特专科技公司的18C新规等。同时,互联互通机制的推出,更打破了内地与香港资金流动的壁垒,大幅提升股市流动性。
上市改革 便利创新企业融资
陈亮总结表示,香港资本市场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不断拓宽上市包容度,成为中国创新企业的优选上市地。他指出,随着港交所自2023年起连续推出18C、“科企专线”等上市机制,新股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不仅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结构亦在不断优化。
除制度改革外,陈亮认为,香港深厚的国际化底蕴,成功吸引内地企业和全球资本汇聚,亦是推动IPO市场发展的重要助力。他续称,香港法律制度以普通法为基础,监管机构的监管规则遵循国际标准,与全球金融市场高度契合,使香港市场成为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全球资本投资中国的首选平台。
今年集资料2000亿 重返世一
“港股约2600家上市公司中,57%为内地企业,总市值占比超过90%。”陈亮直言,内地经济高速增长,孕育出一大批实力强劲、发展迅猛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便是香港资本市场的重要支柱。他并提到,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更吸引全球投资者目光,大幅提升了港股市场的影响力。
回顾28年发展历程,香港新股市场可谓经历风雨,而愈见坚韧,在经历疫情冲击后,市场展现强劲复苏动能,集资规模自2023年以来持续改善,今年集资额更有望实现2000亿元,并重回全球集资排行首位。陈亮认为,香港未来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吸引更多来自内地和海外的优质公司上市,同时尽快补齐当前短板,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