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观Agnes Martin回顾展 漫谈抽象画

2018-07-19 03:16:56大公报 作者:李 梦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Agnes Martin常常以“无题”为自己的画作命名,左图为一九九五年的作品《无题》;右图为二○○三年的画作《无题》  /作者供图

加拿大裔美国画家AgnesMartin(一九一二─二○○四)的回顾展正在费城美术馆举行。这位出生在加拿大中部乡村的艺术家,於一九五○年代末至一九六○年代初的美国画坛成名,其抽象、纯粹而简约的画风,正正应和当时流行的抽象表现主义和极简主义潮流,而她对於色彩与线条的拿捏运用,对於後来的时尚及设计领域也不乏影响。
 
一九六○年代初,Agnes在纽约画坛的成名,几乎称得上是一场奇迹。她出生在加拿大中部萨斯喀彻温省一个农人的家庭,七岁时随家人搬去温哥华,後来又移居美国,在新墨西哥州一座名叫Taos的山间小镇住下来。儘管後来Agnes在纽约成名,各地巡展不停,但那座山脚下的、人口不过五千馀的小镇,一直是她的庇护所,是她被生活的无奈与痛楚折磨的时候,反身自省的安静地。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四年,画家因无法忍受纽约画坛的喧闹,也因为好友的忽然离世,曾返回小镇隐居,整整七年不曾提笔作画。
 
谁能想到呢,偏远地方来到纽约艺术圈闯蕩的女画家,在那个不只看重天分也看重出身的、男权主导的艺术世界中,竟然迅速成名。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七年那十年裏,她得到知名艺术经纪人BettyParsons赏识,作品的销量一路向好,而那些充斥网格及条纹的、色彩清浅的画作,也成为区隔她与当时纽约画坛如波洛克和罗斯科等人的鲜明标誌。
 
当二十世纪中期的大部分美国抽象画家,都在用鲜艳的色彩、夸张的笔法或是引人惊奇的构图,不断挑战观者神经的时候,Agnes的作品看上去格外安静。从一九六○年代初到她去世时到二○○四年这半个世纪的漫长时光裏,画家一直在重複使用同样尺寸的画布(6呎×6呎的正方形),以直线构成的条纹或是网格形状来承载内心的情绪。儘管画家本人大半生受到精神疾病的折磨,她画中的景象却几乎都是安宁平和的,波澜不惊,静水流深。
 
不论当时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抑或极简主义拥趸,都乐意将Agnes视为同道。抽象表现主义的支持者看重她的非具象画作对於内心情景的描摹,爱好极简主义的艺术家则将她画作中简约的视觉元素,当做最原初、最少压迫感的艺术表达。
 
不过,在艺术史学者MichaelFried看来,抽象表现主义或是极简主义这两种流派,都无法恰到好处地容纳Agnes的作品:相较於前者创作时的张扬个性,Agnes其人其作品都要内敛克制得多;而後者推崇并拥护的理性、几何式表达与机械式的完美,用来形容Agnes的作品,又未免显得失了一些温度,毕竟,连画家本人都一直在强调其作品中蕴含的“抽象情绪”(abstractemotions),而这些情绪经由不张扬的色彩与平稳的线条传递出来,大多表现出欢愉、谐和与同一的样态。
 
Agnes後来的经纪人、佩斯画廊老闆ArneGlimcher曾经不无感性地引述这位艺术家的话:“玫瑰的美不在於它自身,而在於正在观看玫瑰的人心裏。”画家向来笃信“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换句话说,画作的意义不在於画幅中的内容,而在於那件作品究竟能引起观者怎样的内心反应。因此,Agnes的作品儘管清简,儘管不事声张,却从来不会令人觉得遥远或陌生,不会给人奇诡另类的观感。
 
常常有评论人用东方哲学中的所谓“禅意”(Zen)来解释Agnes的创作,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位画家的创作一直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寻找一处交逢或者说叠合的空间,而这种尝试消弭边界的做法,每每引人想及中国传统哲学“心相”与“物相”的关联。在这位一生不曾触及写实情境的抽象画家看来,绘画“是一个不存在物件的世界,没有干扰,也没有阻碍”。这是否让你想到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的“无物之象”?无与有之间,静与动之间,丰富与简单之间的张力,都藏在AgnesMartin那些欲说还休的作品中了。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