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一个法国鬼妹的香港故事──读《鬼妹港故事》

2018-12-06 03:17:52大公报 作者:乐山水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鬼妹港故事》由来自法国的张雪婷(Christine Cappio)撰写\资料图片

一九八三年,在世界浪漫之都法国巴黎,来自香港一位名叫“仁”的小伙子邂逅了法国里昂的一位“鬼妹”。那年那日,仁在人群中多看了鬼妹一眼,《鬼妹港故事》这部生活史诗从此诞生了。朋友,如果您正好能空闲一晚,便可以轻松读完这个窝心的故事。

这位姑娘中文名叫张雪婷,香港人习惯称欧美女性为鬼妹,一个通用的“花名”。鬼妹当时十八岁,正在巴黎研习陶艺,而来自香港的仁正准备在巴黎一间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鬼妹坚信仁多看她的那一眼,属于对她的特别好感,这好感注定会是终身的“缘”。鬼妹任凭直觉驱使,义无反顾地与仁相爱恋。仁是独子,父亲已经过世,他博士毕业后注定会回香港持家。或许在这个年龄,这样的异国恋是迷茫的。不少人会选择一朝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仁也对鬼妹说,香港拥挤吵杂闷热,夏天还有台风肆虐,担心鬼妹适应不了。而鬼妹心中早已坚定了信念,她征得父母首肯,专心致志地与仁交往,筑梦香港,筑梦未来。因为爱的力量,在鬼妹心中,香港这座完全陌生的城市变成了“香味弥漫的海港”。

一九八五年夏天,鬼妹为了攒足从巴黎往返香港的机票,她整个暑假打工卖牛杂。这份粗工即使是干农活的男人们,也很难接受。鬼妹说,只要能攒到机票,脏点累点没关系。这是她生平第一次亚洲旅行计划,第一站便是陌生的香港。鬼妹在香港逗留一个月,见了仁的亲人,感受了香港的热热乎乎,香港这座包容的城市打消了她的顾虑。一九八六年,鬼妹决定背井离乡,只身赴港,鬼妹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能干什么,但有仁在一起干什么都可以。这年她还不满二十二岁。

三十年,鬼妹与仁一起打拚,他们从人生和社会的瓶底出发一起向上奋斗,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欢乐故事。两人经历多次的工作变动,住遍了港九新界多个屋企和村落,鬼妹学会了英语、粤语、普通话,学会书写认知汉字,读了MBA;会为节约开支去逛湿货市场,当好家庭主妇和煮妇;鬼妹快乐地做一名法国国际学校的学生管理教师、补习学校的陶艺教师,以及智障人士烘焙店的义工;一切的生活及生活的一切,是许多时下港女和摩登主妇敬而远之的,而鬼妹却乐在其中,并且体会入微,记录细致,脉脉温情。她用美妙心灵和精致文字,写下这座城市的生活史诗。这些美好的人与事,仁的评价是“欢乐而窝心”。

三十年,鬼妹亲证了中国从一穷二白经改革开放迈向现代文明。从一九八六年鬼妹首次到深圳度新婚蜜月,深圳河水臭味阵阵,城市也很冷清,到处是农田,而时至二○○四年已完全认不出深圳的样子,河水清澈,绿草如茵,高楼大厦媲美香港。鬼妹足迹遍布广州、成都、西安、北京、上海等城市,当时中国即使是大城市的涉外宾馆也没有冰箱、电视,唯一值钱可看的是牡丹图案的暖水瓶,而现在应有尽有。鬼妹亲证了中国人用外汇券购买进口商品,甚至是可口可乐这样的饮料,到现在所有的超市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亲证了外国人住旅店、乘飞机、参观旅游景点要出高价格的费用,到现在一律同等;亲证了脏乱差的城市卫生设施和不良文明习惯,许多景区没有抽水马桶,外国游客要戴口罩上厕所,到现在文明卫生讲秩序。鬼妹说:“那时我很难想到,二十多年之后我所到的地方会改变那么大。”“城市在飞速变化,变化之大让人早已看不到当年我初到时的痕迹了”,“很多大城市在设施方面及人们的穿着打扮与香港没有什么差别”。相比较法国的故乡,虽然也有新建楼宇,但城市的风貌并无大的改变。

三十年,鬼妹历遍香港过渡期争拗与彷徨,见证回归后继续繁荣发展。一九八四年,鬼妹还惊讶于仁的护照印着“二等英国公民”,申请英国旅游签证比她还难,到现在英国人敞开心扉欢迎数以十万计的中国学生去读高中念大学。回归过渡期,许多人悄然离开了香港,也有许多人申请了外国国籍。而鬼妹却十分淡定,她舒心地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完全把香港当做自己的家乡。回归后,鬼妹见证了湾仔、中环、尖沙咀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新商场一个接一个开张,各类名店应有尽有,山顶璀璨的夜景更是摄人心魄,赤鱲角机场、青马大桥等重大工程相继完工,道路交通四通八达日夜向更远的郊外延伸,而今还有港珠澳大桥、西九高铁。三十多年来,香港二十三次蝉联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始终保持世界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商业中心的地位。

三十年,鬼妹对中华文化的大气精致、温情包容十分享受。她学着与香港的妈咪、小姑、阿公、阿婆亲密无间地相处,小心收藏着老人们送给她的首饰。她容忍仁的同学称仁为“肥仔”,称她为鬼妹或鬼佬,学会用花名打招呼。她懂得过中国节,新年穿新衣、派利是、发红包,中秋赏月吃团圆饭;探微中国人重彩头、讲风水的微妙心理,适应这里的人们信仰佛教、道教,清明与重阳祭逝去亲人的习俗。尽管长时间不适应仁称她“老婆”,但最终还是适应了。她学中国妈妈一样坐月子,养育孩子长大成人,教诲他与人为善。她享受广东菜,熟悉了饮茶本意是品尝这种神秘的异国食物。

悠悠三十年,岁月这把杀猪刀正让“鬼妹”变成“鬼婆”,“仁”也由一名讲师成长为大学教授,并当上本港著名大学的校长。三十年的时间和空间都有改变,鬼妹与仁的爱恋与牵挂没有改变。他们一起用艰辛和努力,乘中国改革开放和香港繁荣发展的东风,谱写出自己的香江名曲和狮子山下传奇故事。

这位法国鬼妹的香港故事,还在继续,它必将恒久流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