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父如子

2019-01-10 03:18:01大公报 作者:李梦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导演雷诺瓦作品《逃兵》剧照\作者供图

法国巴黎的奥赛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回顾展,关於法国印象派名家奥古斯丁.雷诺瓦(Pierre-Auguste Renoir,一八四一 ─ 一九一九)和他的儿子让.雷诺瓦(Jean Renoir,1894-1979)的艺术创作。展览意在强调身为画家的父亲与身为电影导演的儿子,在处理画面构图以及用色方面的相似之处,而我觉得,创作技巧上的相似与相异终归只是表象,若要向内探究,梳理父子二人生平及所处时代背景,我们不难找出这一重“如父如子”叙事的背后,其实有远比雷诺瓦那些明媚画作更为複杂微妙的底色。

法国导演布尔多(Gilles Bourdos)於二○一二年拍摄的传记电影《雷诺瓦》(Renoir),应可与奥赛博物馆的这场展览对照来看,互为呼应与补充。电影场景设定在一九一五年正处在一战之中的法国,画家雷诺瓦垂垂老矣,退居乡间,生活平淡甚至乏味。某天,一个年轻女模特安蝶的出现,彷彿为年迈画家的晦暗生活打开一扇窗。灵感纷至,他的创作源源不绝,而就在这时,儿子从战场归来,倾心於安蝶的美貌,欲与她相恋,却因难以处理父亲的情绪而进退两难。

电影拍得很美,用光用色缤纷炽烈,宛若印象派笔下那些流丽生光的画作,而三人在爱与恨、误会与宽恕等种种情绪之间的摇摆、在亲情与爱情之间的纠葛,不单涉及雷诺瓦父子二人的创作心路,亦提示父与子(不论其身份是画家、导演、音乐家抑或只是日日返工放工的平常人)之间注定面对的制衡与反制衡的意念缠鬥:在父亲眼中,儿子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总是需要引导、点拨甚至训诫;而儿子用尽半生心力执著找寻的所谓人生目标与理想,不过是衝破父亲(或者说父权)投射的阴影,走上自足自给的生命旅程。

传记电影《雷诺瓦》在写实之余,固然添加不少想像与戏剧式煽情元素,却也拨开或明丽或残酷的表象,触及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艺术创作,究竟是为了什麼?对於包括雷诺瓦在内的不少印象派画家来说,艺术并非其介入世事的途径。他们在创作手法上确实勇於尝新,在写实的、古典的情景之外宕开一笔,关注自然光影,关注意境的营造而非具象的描摹,不过他们向来无意藉由艺术这一工具或手段,对社会与文化诸多景状的变迁发表评说,甚至在战争到来的时候,他们往往选择逃避,迁居乡下,不问世事,与山水花草作伴,就像片中的老画家雷诺瓦那样,还用上“人无法与命运抗争”这样堂皇的理由。

导演雷诺瓦显然不想这样。一战到来时,他上战场;二战前后,他拍出《大幻影》和《逃兵》,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用镜与台词像匕首一样锋利。你可以说他的作品《大河》不论用色和构图都能找到父亲画作的印痕,你也可以透过《草地上的午餐》(单看名字像是致敬马奈那幅同名经典画作)想及他的题材与印象派前辈画家的相似所在,但正如我在文章开篇处提到的,我们尽可以找寻雷诺瓦父子艺术创作手法和技巧如何相近,如何一脉相承,可归根结底,这父子两代艺术家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取向与价值判断,无所谓对错,只是不同而已。

再回到文中提出的那个问题:艺术创作,究竟是为了什麼?对於画家雷诺瓦而言,他要的是美与纯粹,是色彩的丰盈流淌,是足以让观者念念难忘的视觉体验;而在电影导演雷诺瓦的世界中,艺术从日常中来,也必将走向日常,绝不是退避与幻想的承载。这让我想到不久前重温的一部法国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片中一老一少两位音乐家在某个漆黑深夜促膝长谈,讨论的正是“艺术究竟是为什麼”这样的形而上问题。后辈音乐家说艺术是名利,是爱,是献给上帝的贡品,老人总是摇头说不。年迈的音乐家用了一生思考这问题,最终悟到艺术常常看上去华丽或者虚空或者热烈炫目,其实退回纯粹的状态中,不过是创作者如何对生活真实,如何对自己真实。若从这一点上看,雷诺瓦父子的创作其实无甚分别,都是於己存真,无愧於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