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小众\姚文冬

2019-10-07 04:23: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资料图片

  我们的京剧小票房,有鼓师,也有琴师,演唱者也行当齐全,但是,我们没有观众,或者说,观众就是我们自己。即使在公园、河边演唱,遊人那麼多,却鲜有停下来看一看、听一听的。业余的小票房和专业院团可谓“遥相呼应”,同时反映了京剧的现状,据说,剧院裏的演出,也是观众寥寥,“大演大赔,小演小赔”。我不禁想到了一个词:小众。不可否认,京剧已成为小众艺术。

  诗歌也是。有人写诗,但没人看诗;看诗的人,基本就是那些写诗的人。这个时代谁还读诗呢──诗人、编辑、评论家。还有不写诗的人会买一本诗集看吗?诗人东篱说过一句“风趣”的话,那是接待一位前来讨教的诗歌作者,东篱没有和他谈诗,而是说了四个字:“欢迎写诗!”这话,幽默裏透着无奈,甚至还有感激的成分。是啊,写诗、读诗的人太少了,怎能不感激他。

  毋庸置疑,京剧是国粹,诗歌更是文学的精粹,也都曾是大众的宠儿。清末以来,京剧几乎成为流行文化的代表,从王公大臣到贩夫走卒,都喜欢看,也都能哼几句。戏园子门口,买票的排成长队,听说梅老闆、程老闆、马老闆来了,更是一票难求。而且,谁也没把京剧当成多麼高雅的艺术,它是属於民间的、大众的,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诗歌也是,盛唐就不必说了,历朝历代,何曾少过诗歌?近处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不说是全民写诗、读诗,但爱诗的人也如过江之鲫。一些耳熟能详的大诗人,多是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如今,当然也有优秀诗人,但他们的名字对民众是陌生的。

  小众,并不是贬义词,相反,它唯美、独立、深邃,体现了文化的高层次,儘管理解、接受、爱好它的群体只是少数。我的理解,小众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浅绛彩,是晚清到民国初年烧製的一种瓷器,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表现於瓷器之上,创造了瓷画的新境界。只是存在了不过五十余年,传世藏品少,知道的人也少,在瓷器的研究、收藏领域,是典型的小众。另一种,则是从大众“瘦”成了小众。比如京剧和诗歌。

  这“瘦”下来的小众,从繁华走向了落寞,孑然独立,因而有了一种孤寂、凛冽、高贵的美。犹如秋后的花园,绿叶枯黄、群芳凋零,但在秋阳之下、枯枝烂叶中,仍有一朵小黄花璀然绽放,有着别样的美。它远离了喧哗和浮躁,静默、低调、内敛,唯美。喜欢小众艺术的人,迷醉其中,相互出示自己的情感、技巧、创作和收藏,傲然、自得。比如我,听到京胡一响,阴霾就散了,心就醉了。

  每个时代自有其合理的选择。唐诗的时代过去了十几个世纪,不再有人写那样的诗了,但唐诗一首也没有死。京剧不会消亡,总会有前仆后继的小众群体喜欢着它,就像海子走了,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在。小众是永不消失的存在。喜欢小众的人,都有一颗静谧、懂得、痴迷的素雅之心。有段时间,我曾嘲笑过几个诗人朋友:这个时代,还在写诗,傻不傻?如今却认为,他们是多麼值得敬重的一个群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