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柳絮纷飞/小樽运河今昔 /小冰

2020-01-08 04:24: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外旅行的香港人,很容易奇思妙想,特别是青少年。那天在日本北海道小樽运河边,小妹妹Sindy问:“原来运河是人工河呀?了不起!”我告诉她:“小樽运河只是北海道的‘了不起’,论历史和流域长度,中国的大运河才是世界之最,京杭大运河段都被写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了。”“我们的祖先好叻!”她兴奋地说。

  小樽运河是小樽人的母亲河,它与北海道一百多年的开拓史同龄,曾经是当地最繁忙的运输线,它给予过小樽人基本的生计,为他们解决过吃喝拉撒的运输问题,只因后来战争爆发,工业倒退,才丧失运输功能。在观光步道上看对岸,一排低矮的红砖仓库古色古香的,仓库的门比水位只稍高一点点,便於船上的物资卸下来后直接入库。昔日的仓库如今已被改造成茶馆、餐厅、商舖以及特色工艺品店。

  水面上有船隻遊船河,步道上有人力车遊车河,路边有小吃摊,有民间艺人卖明信片和风景画。艺人们一边绘画一边卖,卖品都是自製的,内容从江户时代到明治维新,到大正时代,再到天皇执政,全部展现当地历史。我不太懂得画作,但是我欣赏艺人们聚焦当地历史。我相信,当遊客把画作带回家,久而久之也不会忘记画品为何所作,为何所买。这裏让我想起香港太平山上的画展走廊,卖的都是太平山风景画,内容关於历史怎样变迁,经历过什麼阶段,涉及的人和事。

  艺人们看上去单纯质樸,不太像生意人。我选了两张明信片,欲买又担心没有时间去邮局,寄不出去。我请来懂日语的朋友,让她转告主人我的顾虑,之后抱歉地放下明信片。主人不停地点头,他似乎只在意作品是否被人欣赏,不在意是否做成生意。凭兴趣作画,眼睛裏充满美,我相信名气是在不经意中形成,大艺术家就是这样陶冶出来的吧,我如此之想。

  煤油灯是小樽运河两岸的照明工具。入夜,忽闪忽闪的煤油灯光,营造出另一种情调,一种浪漫的古运河情调。当灯火与一座座红砖仓库倒映在河裏时,沉澱在河底的小樽历史浮到水面,人的怀旧情怀油然而生。煤油灯,以及配套的灯座、灯罩、灯芯、灯火,是我童年去乡下外婆家时的记忆。

  一条难能可贵的运河“卸任”了,近年来,日本国内有废掉运河和保护运河的“你争我鬥”,最后保护运河一方赢得主流,排除了废河之议,这才给予了后来者见证历史的机会。运河虽然不再运行,但是它为沿线繁衍出丰厚的文化,执政者曾经在政治上靠它控制区域,总揽大局,驾驭统治;在经济上靠它促进发展,搞活商业,营造新的生产条件。

  在小樽运河的桥头,有一座矮矮的米黄色砖房,上面标有汉字“小樽运河食堂”,那裏是餐厅。“食堂”是日语裏的一个借词,从汉语借用而来。

  在中国,“食堂”曾经泛指各个单位的职工饭堂,只是这一说法已经久违了、古老了,不再时髦,就算现在的长者,也改说“食堂”为“餐厅”。这是汉语词彙,也成为日语词彙,日语裏有不少我们一看就懂的借词,特别是名词。

  “一个正在消失的词彙,在异国他乡複习了一遍,不错。”Sindy对此有了感触。“是啊!挺文化的。”我说。“以后要多出来旅行,特别要多回祖国大陆,那裏有太多的新旧事物等待我们去认识。”她玩出了心得,真好!

  小樽运河把历史留住了,把遊客引来了,顺便也把生意给做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