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黛西札记/咫尺之间兼二美/李 梦

2020-01-30 04:2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赵孟頫画作《秀石疏林图》(局部)现藏於故宫博物院/作者供图

  最近在看一部纪录片《中国的宝藏》(China's Greatest Treasures),第一集《汉字》讲到藏於故宫博物院的《秀石疏林图》,由此,谈及“书画同源”一说。

  《秀石疏林图》的作者是赵孟頫。在中国古代的书画家中,他是极知名的一位,也是颇富争议的一位。他以南宋遗臣身份降元,不单被宋人非议,又因元帝过於器重其才华,引来新王朝大臣的敌意。自从三十三岁那年入仕元朝,赵孟頫的后半生一直活在纠葛与自诘之中。当年一同赴京为官的吴澄罢官归乡时,他去送行,自白“吴君之心,余之心也”,却并未与老友一同返乡,个中缘由,后世诸多揣测,我更愿意相信的,是他的自辩。

  “吾出处之计,了然定於胸中矣,非苟为是栖栖也。”离宋入元,由偏安南方小城到步入繁华京城,与其说赵孟頫为名为利,不如说他为了艺术求变求新,期冀追随古意,并在不同文化往来频密的元代帝都,找寻因互动与交流而生的新意。而《秀石疏林图》,正是赵孟頫艺术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是他艺术风格与理念的绝佳承载。

  因赵孟頫书画皆精,他一直在探索如何融合中国书法与绘画的笔法,以达至“以书法入画”的文人画理想。明代史学家王世贞说过:“文人画起自东坡,至雪松(赵孟頫号)敞开大门”,由此可见赵孟頫对於文人画发展不乏影响。所谓文人画,有别於民俗绘画与宫廷绘画,是古代文人为抒写心意的创作。因文人通常未曾接受专业绘画训练,故其创作不求形似,更重情趣与神韵,寥寥数笔,意境尽显。

  《秀石疏林图》中,有画,亦有诗,诗即是作画后的直抒胸臆,也解释了作者糅合书画笔法的缘由。在赵孟頫看来,不论画竹抑或画石,均可以书法中的“飞白”和“籀笔”写成,同时以墨色浓淡与深浅等,突出画中层次。诚如南宋画家方回见过赵孟頫作品后,说:“先画后书此一纸,咫尺之间兼二美。”书与画,已然互为应和,难分彼此。

  书画同法同源解释文人画的笔墨意趣,而文人画“追随古意”的特质,在《秀石疏林图》中亦有体现。所谓“文人画”,单单由文人创作及糅合笔墨意趣仍不够,更注重回溯古意,摒弃浮华笔法与浓艳用色,主张从唐代以及唐以前的画作中重寻灵感,力求率直、素樸。这让我想到五百年前意大利文艺复兴,亦是因为彼时艺术家厌倦了僵直重複的宗教作品,希望再找回希腊艺术的蓬勃活力。说来也巧,文艺复兴初期,与赵孟頫等元明画家活跃年代相近,又是一重奇妙的交叠。

  不论赵孟頫提倡的“古意”,抑或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试图觅得的希腊艺术真粹,均反对陈陈相因,反对过分强调形式而忽视灵气与真实。儘管后世有评论者认为文人画创作者绘画功力不足,对绘画造型与技法的发展较少助益,但我们不该忽视的是,由苏东坡和赵孟頫推动的文人画,表面上看是“摹古”与“崇古”,实则一改南宋院画刻板程式,为画坛带来“简率”之风,亦影响倪瓒和董其昌等众多后世名家。可见,借古实为创新,为画者主体性的建构。

  赵孟頫六十三岁那年,仕途顺畅,却作诗《自警》,称“一生事事总堪惭”,唯有“笔砚情犹在”。他作画写字,不为附和上意,不为求财求名,唯为一己心意的畅快抒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