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香港随笔/港人深圳致富路\张 茅

2020-10-21 04:23: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转眼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年。昔日的边陲小镇,只有一家华侨大厦接待港客住宿,所谓“大厦”,只有两层楼,住客共用浴室,部分是碌架床,床椅等等,一切从简。经过四十年的奋进,深圳摇身一变为世界著名城市,在科技发展方面,与美国的硅谷齐名。

  在深圳特区高速发展过程中,许多港人受惠,我仅藉此短文分享其中两位港人的小故事。

  我的一位远亲退休十多年,在香港与顺德两边住,他疼爱在顺德的外孙女,为此他在那边住的时间多。最近外孙女毕业并开始工作,这位外公即时送她一辆价值数十万的新车。这些事看似与深圳拉不上关係,却正是这位远亲受惠於深圳经济发展,改变人生命运,才有如此阔绰。一九八五年间,他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把香港的电子手錶零件加工移到深圳设厂,分享租金便宜及人工低廉的好处。当时深圳採用来料加工模式,当地负责厂房及生产。

  这位远亲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乡间来港,在一家生产电子錶带、錶壳的工厂做一名普通工人,为人勤奋,生活节俭,积蓄了少额存款,遇上行业兴旺,一些手錶师傅趁机创业,他也拿几万元积蓄博一博,在荃湾的工业大厦,租用一个约百余呎的地方,开设了自己的小工厂,起初约有工人三五个,加工錶带錶壳。后来工人增至七八个,不愁订单,但人手少及工场小限制了发展。他到深圳设厂时,小老闆身上资金有限,工厂面积则有千余呎,工人近二十,订单充足,製成品运返香港包装出口,保留香港的旧址作写字楼、接订单,接收及办理货物出口。

  至一九九○年间,深圳特区发展蓬勃,内地居民生活水準明显提高,并开放对港市场,港产錶一时成为时髦,市场开放,港商电子錶获得内销,远亲的业务迅速扩充,事业登上高峰,他在香港买楼,又在家乡起大屋,成为乡中大富,已非当年由村中往香港谋生的农村青年。

  再说另一位远亲,原是广州针织厂技工,六十年代来港谋生,在一家衣车修理小厂做工人。

  本港製衣业一九五○年末成衣出口英属地区,一九七○年代厂家迁往东南亚及其他落后地区设厂,製衣是香港主要工业,造就全港近半工人就业,工厂如雨后春笋,许多工业衣车使用一段时间便出现损坏,须要修理,九成以上的製衣厂,没有完整的修理部,这便带动香港衣车修理行业的出现与发展。

  这位远亲做了几年工人大着胆子出来创业,先在长沙湾道旧楼租一处地下做工场,向银行贷款买必用的机器,请了三个工人,自己做师傅,边做边教。八十年代他跟风到深圳设厂,内地需要这方面的技工,双方合作条件包括由他培训人才。工业衣车结构複杂,加上英、美款式不同,针头及勾车转针的时间要配合,以及车针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各有一套,操作不合,零件经常损毁,深圳急需这方面的技工。经过七、八年间的发展,深圳厂资产大增,他由小老闆升为厂家,发家致富,送两个儿子到美国留学,在彼岸置物业定居,他与太太在香港住三千多呎海景豪宅。

  以上两个小故事中的主角,由工人变小老闆,面对工资上升,厂租贵似黄金的恶性竞争,已无向上余力,停滞不前,转向深圳发展,再搭上国家发展的高速列车,成了大富,他们是香港众多受益於改革开放的当中两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