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自由谈/艺术创作中的理解与成全\严诗喆

2021-02-23 04:25: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辛丑牛年伊始,内地赶在新春档期上映的电影中,一部《你好,李焕英》赚足了票房和口碑。这部电影是喜剧演员贾玲执导的处女作,改编自二○一六年出品的同名小品。故事取材自贾玲的个人经历,是其为纪念已故母亲李焕英所作,因而她一併承担起编剧、导演、主演等重要角色。故事讲述作为女儿的贾晓玲,因母亲意外重伤而过度悲伤,穿越回二十年前、与少女时代的母亲相遇。

  在观影之前,我已从多种渠道获悉与该片相关的资讯,如:赚足观众眼泪的是贾玲的“真诚”,贾玲凭藉此片成为中国票房第一的女导演,等等。“有故事”的人,通过不同途径“转化”亲身经历、寄寓个人情怀,由此昇华成某种创造,如艺术作品,是值得尊重和敬佩的。因此,我本人对这样的作品往往抱有宽容的心态,更能以同理之心去观察、了解和反思。

  也许是前期心理建设之充足,我在观影过程并未如此前观众反馈那般:泪湿一包纸巾或一个口罩,而是能够与角色保持一定距离、以更为客观的视角去解读。简要来说,观众之所以觉得电影“好哭”或使人动容,大多出於贾玲在其中的本色出演,她的哭戏,与其说是“戏”,不如说是真情流露或个人情绪淋漓尽致的释放。这样的释放,无关乎技巧,却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也是最能打动观众、引起共鸣的“感染力”之所在。

  “发乎情”对於文艺创作确实重要,但就作品而论,只有“情”是否足矣?以这部电影为例,观众如果不事先了解剧情或被“剧透”,未必能轻易看懂电影的高潮部分。当剧中重要资讯、元素无法清晰、有效传达,创作者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感动就会大打折扣。   故事的高潮应在女儿贾晓玲意识到重伤后的母亲与其一同穿越回二十年前,母亲以少女面目与已成年的女儿相遇、相处。只是,电影前半部对这一“戏眼”的伏笔、提示不足,或过於隐晦,使得观众需要花更多时间、精力去理解剧情。待演员情绪释放之际,观众仍处於对剧情云裏雾裏、艰难解读的状态,根本来不及、顾不上与戏中角色进行情感共鸣。这大概是处女作导演需要进一步反思和雕琢的重点之一。

  作者以作品寄讬哀思与念想,在虚构的境域、一偿无法实现的心愿;作品传达出人之常情,受众自然广泛,成为作者与观众、乃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结;观众感动於作品真情流露的毫无保留,为作品与作者带来反馈与回响,定能慰藉作者“缺一角”的快乐。“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在这个禅宗经典中,花就是玄妙的媒介。也许,在日常生活中,艺术创作的可贵或功能更多体现在作者与观众、亦即人与人之间,以作品为媒介的相互理解与彼此成全。

  对於创作者而言,作品既是工具,也是目的。而现阶段的导演贾玲,也许更偏重以作品为媒介寄讬、传递与交流情感和想像。或许,待一切沉澱与昇华过后,她会交出不一样的作品。

  我在文章开头曾说,本人对於真情流露(区别於“消费”、“贩卖”情感)的作品,往往带有同情之理解,这也许因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艺术源於生活”,没有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本身,就不会积聚创作所必须的资源、动力和相关要素。这大概也是大多观众为作品之“真诚”而打动的原因,以至於无意计较其中有关电影製作技巧、表现手法上的不足。

  总的来说,“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这部电影所收穫的票房和口碑离不开观众对艺术创作“同情的理解”,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以此为媒介的相互成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