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HK人与事/热爱香港的人\陈中威

2021-12-01 04:26: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由昔日的小渔村发展到今时今日,成为国际上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亚洲国际都会,于金融及航运等方面排名都跻身国际前列。在菲沙研究所发表的世界经济自由度二○二一年报告中,香港再摘桂冠,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香港发展成功的原因离不开天时、地利及人和。在变迁的时代中风云际会,从转口港起步。借南中国海门户之便捷,得天独厚的优良深水港。在政府政策方面也是积极不干预,低税率及“高三通”,人员、资金及信息高度自由流通。回归后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及CEPA政策都确保了香港持续稳定并繁荣发展。时至今日“粤港澳大湾区”推展及“北部都会区”规划,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向上发展空间给香港的年轻人。

  香港这座城市的魅力,除了天时和地利外,肯定离不开的是人文要素。

  在香港百分之九十多以上的都是中国人,其中如是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人士,那么他们的上一代、上两代,或者上三代肯定会有些由内地移居过来的,因为在香港的原居民数量并不多,而且部分都已移居海外了。香港是一座移民的城市,每一个不同的时代都有许多内地人移居香港,居住超过七年便可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了。香港与内地有分割不了的血脉之情,就算在受殖民统治时期,港英政府也无法否认,当时香港仍是一个以中国人为主的社会。

  无论是内地各省市移居过来的,还是本地原居民,大家都是中国人。在不同的领域都能和睦相处,互相扶持,辛勤工作,努力奋斗。为人生事业,创下一片新天地,同时也为香港的发展进步奠下基础。商界的翘楚诸如早期的包玉刚、邵逸夫等;文艺界的夏梦、唱《狮子山下》的罗文,“开心果”沈殿霞等等,他们都是曾经的“新香港人”,都在不同岗位为自己及香港打拼。

  姚荣铨,一位一九九七年由上海移居香港时已近花甲之年的老新香港人。由他牵头创办的“沪港文化交流协会”于一九九八年在港注册成立,当时得到一大批爱国爱港之社会贤达鼎力支持,会务发展蒸蒸日上。人老心不老,他至今仍身体力行,以民间推动文化等众领域之交流,促进内地与香港紧密合作。借中华文化之根,爱国爱家之情,促使香港人心回归。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香港不分老新,生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都是香港人,而香港与祖国大地是相接相连,相亲相爱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