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我与大公报 | 在大公报“织”网

2022-06-23 04:24:26大公报 作者:王伟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二○○四年四月六日,我踏进了湾仔轩尼诗道三四二号的大公报馆大门。那一刻,我有些兴奋,一则因为自己在暌违多年之后,又能重返钟爱的报纸工作岗位;二则庆幸自己再度投入一家名报的怀抱,得以亲炙前辈的遗泽。

  不曾想,报社安排我主持大公网编务。

  当时的大公网,主要的内容,就是把报纸搬到网上,再根据中文通讯社的消息,滚动编发几十条即时新闻。开张虽已有些年份,但人员不过十人,其中能上手做内容的还不到七八条枪,大部分人又在深圳上班,多是新招的大学毕业生。而一向以传统报纸为正统的我,对网络新闻还有点排斥。报社的调遣,让我感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我在国华大厦十四楼那间逼仄的办公室,见到了先我一年来港,当报社副总经理兼大公网总裁的乌宝贵。乌总以北方人特有的热情,欢迎我的到来。因为前任大公网总编辑陈杰文(有报社才子之称,写得一手好字,香港“中央图书馆”那几个字,就是他题写的)到特区政府高就,乌总一肩挑行政与编务两担,每天也直接动手整理页面、编发新闻,干得不亦乐乎。他向我介绍大公网的详情,谈报社对网站发展的厚望,谈我们拥有的优势。我得知,一个小小的大公网,正以网络无远弗届的能量,扩展着大公报在全球的天地,特别是立足香港、面向全球而又能无障碍地快捷进入内地的优势,使它在报道新闻、传播观点、影响舆论和延续百年大公文脉等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

  我感受到了正待扩张的大公网,在报社传承和发展中的地位,领略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很快,我就和性情耿介、学电子工程却又雅好文学、有较深古诗文底子的乌宝贵一起,全身心投入到大公网的壮大发展之中。

  我做过多年的报纸版面编辑,编稿、改稿、做标题,已经成了我的爱好,即便承担组织指挥的工作,仍喜欢亲力亲为,以直接动手干活为乐事。于是揽下了整理首页新闻的任务。每天一早起来,就坐在电脑前,一通忙乎,从已经上传的当天报纸新闻中择选重要的、吸引人的,重新制作一行精要概括的标题,编好言简意赅而又能引发阅读兴趣的提要,再从页面整体美观、重点突出的角度,做一番审视和调整。没过多久,我和乌总就把这些有专业追求的编辑手法,变成一套操作规范,使全体编辑人员掌握。

  滚动新闻 初具雏形

  那时,大公网的小,表现在它的主体仍是报纸内容的网络版,自编即时新闻数量很少,而且每天有效发布时间只有不到十小时,下午五时下班以后,若无重大事件,一般就没有即时发布了。显然,这还不能符合网络新闻的要求。我和乌总商量,首先要延长即时新闻的发布时间。我们在深圳增招了两名小编,以应轮值之需。随即,将即时发布的时间延长至晚七点,很快又延长到晚十点。至于夜半到凌晨的这段空窗期,就常常由我和乌总,不分业中业余,遇有重要消息,在家里就选编稿件上传,由此,使得网站具备了滚动发布新闻的基本样貌。

  我也在想,有容乃大,大公网要由小变大,内容需要突破报纸和通讯社电讯稿的范围。而且,也要用好核心部分在香港,能够纵览中外各路新闻的独特优势,加力吸引渴望了解多元新闻的内地受众(当时大公网的点击率,超过半数来自内地)。因此,大公网编发新闻的视界从电讯稿扩展到方方面面,特别是有万众瞩目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时,看电视直播、请内地驻站记者报料、直接电话采访等等,各种手段都用上,想方设法编发滚动、即时新闻。

  那些年,网络移动传播尚在孕育中,我们仍能找到大有作为的机会。比如台湾地区选举,国民党、民进党的胜负,大陆人民也特别关心。我们看着电视直播,一个白天滚动编发二十多条消息,及时报道得票情况,胶着或者拉开差距,等等。比如马尼拉人质事件,我们也是从电视直播中,频频编发事态演进的消息。在准备充分时,这些报道已接近于文字直播。我们也从亲历者的角度,努力编发一些即时新闻。韩国农民趁国际会议举行之际到香港抗议,夜晚在报社门前的轩尼诗道上击鼓进军,我在楼上凭窗俯瞰,马上编发一条滚动新闻。未几,一位同事从会展中心警察驱散示威韩农现场归来,讲述亲尝催泪弹的经历,我转手就敲出几行文字发在网上新闻里。

  在网站规模小、人员少,技术支撑条件较差的情况,我们在尽力扩大即时发布的基础上,居然还做成了一次大型活动的多场文字直播。那是二○○六年初夏,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杭州、舟山举行。大公报是论坛的全程宣传支持单位,对大公网则提出做直播的要求。我们勉为其难受领任务,在毫无经验和参照的情况下,自编了直播程序,几经调试基本可用。我带着两名并无采访经历、主要负责摄影摄像和传输的员工赴杭州,一落地就投入工作,既即时发布各种图文报道,又事先准备好文字直播的各种资料,在论坛开幕式、闭幕式现场根据进程精准上传相应文字内容、配发现场图片,经后方乌总等的有力保障,顺利完成了报道和直播任务。我们报道和直播水平,甚至超过了有装备和技术支撑,并且组成二十多人专业团队到现场的其他网站。

  我们努力突破各种条件的限制,运用网络传播优势报道新闻的努力,受到了同行的关注和受众的欢迎。大公报社长到访内地,听人们说:现在我们看境外新闻,除了凤凰网,就是大公网了。我们借着百年大公的名声,靠着精编新闻、快捷发布,让大公网声誉渐起。我至今还依稀记得一连串年终统计数据:二○○四年,大公网日均点击率(当时我们很少统计页面浏览量)为二百七十七万,二○○五年为三百六十万,二○○六年为六百万,二○○七年则达一千万,二○○八年约一千三百万,之后又攀升到一千八百万。

  创设频道 增加黏性

  在努力做强新闻的同时,大公网还创设了多个频道,以增强吸引力和黏性。比如,我们觉得大公报的百年积澱,是一座丰富的宝库。正好那时百年间的报纸版面全部扫描入库实现电子化,又有一百一十周年报庆的系列电视片等资料,我们就以此为基础,开设了“百年大公”频道。我们还与深圳的科技公司合作,引进一项基于爬虫技术的搜索程序,可供用户在网上下载,通过设定关键词,及时获得与己相关或自己最关心的新闻推送,因此丰富网站的服务功能。

  我常常带着一丝欣慰回想:那些年大公网的追求,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的潮流的,也可以说,体现着大公报永不停歇的发展步伐。当然,我们也曾遭遇一些波折,这多少也是因为我们的追求超出了实际的可能。二○○六年九月初,大公网及时编发了多条上海社保案的新闻,其来源基本上是内地公开报道的,但经过我们的精心组合,可读性倍增。结果,网站连续三天在早上被点爆,因为报社服务器的带宽太小,承受不住读者蜂拥而至。

  后来,我因工作调整,也渐渐淡出网站的工作了。

  二○一八年十一月二日,已返回上海近六年的我,出差香港,有幸重返报社。我走进了田湾的大公文汇集团大楼,看到了拥有整个层面,气派、现代,设备齐全、工位众多的全媒体中心,也看到了多位转岗办网的大公报老同事。我的那份激动,很有些特别。我在微信中说:想着自己也曾做过大公的网站,算是新媒体的“先驱”,当年获得的东西,大概总有些积澱在其中吧!

  二○○四年四月至二○一二年十二月在大公报工作,曾任报社副总编辑兼大公网总编辑

  (文中小题为编者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