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我与大公报/我在大公报的成长\马玲

2022-06-24 04:24: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一九○二年六月十七日在天津创刊,创刊之初,就以“敢言”著称。

  一九二六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大公报以文人办报的方式重新登场,推出办报新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大公报在创刊的一百二十年间,从天津到上海,抗战期间又经历了汉口、桂林、重庆,一九四八年在香港复刊。大公报是至今尚存的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

  我仍清晰记得第一天进大公报工作的情况。那是一九九三年三月一日的早春,上班第一天,我被安排去参加有关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新闻发布会。回到首都宾馆的办公室后,询问稿件怎么写,大公报北京办事处主任巩双印让我看了一下样稿。我看后一惊,需要竖着写,而且是繁体字!

  我尝试着写完稿后,通过传真发去了香港。

  第二天,我从家中搬来“四通2403”打印机(当时记者都没电脑),稿件写完后稍加编辑,竖版繁体字就轻松发去了香港。随后,受到编辑部表扬,因为有些记者的“手书”实在难以辨认。

  进大公报没几天,我见到了从香港来北京参加“两会”的总编辑曾德成。他叮嘱,要尽量挖掘独家新闻,这对我是个很大的鞭策。后来我能在大公报发出一些具影响力的独家新闻,有些被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等通讯社转发,与总编辑曾德成最初的激励密不可分。

  入职的当年秋天,我从北京去大公报香港总部实习了一个月。在香港受到新闻氛围的感染,回京后我开始思考如何把北京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后来和报社领导讨论商议,大公报于一九九四年推出了“华人政要”人物专题报道,主要采写中华人民共和国部级以上的领导,每周一个人物,专门闢出一个整版登载,“首开了写政治人物”的先河,所以“往中南海跑”也成了我那时的一个“新常态”。

  后来,我找到总政宣传部,希望与他们合作开设介绍中国军事发展的栏目。总政宣传部召集在京的各兵种宣传处长开了个座谈会,指示他们为大公报的“军事之窗”栏目提供帮助。这个栏目,也是每周一整版。此外,还邀请了张召忠和金一南出任大公报的特约撰稿人,我那时已感受到金一南的非同一般之笔。

  当时的大公报北京办事处主任张延军非常豁达,为我的工作提供了诸多方便和支持。

  一九九六年底,我去大公报香港总部工作,并参加了九七回归庆典采访,在现场亲眼目睹了回归交接仪式的整个过程并撰写了回归稿件。在此之前的一九九五年,大公报协助中央电视台制作了被立为国家项目的回归纪录片《香港沧桑》,我的作用是从中穿针引线。

  今年七月一日是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回首当年往事,可谓不甚感慨。

  从写时事到写历史,我的报道笔触也有了纵深感。当初,我投身大公报,正是因为看中了它的那份历史厚重。它的“文人办报”气质,它办报的“四不”风骨,对我有着强烈的魅力吸引。

  我一九九八年出版的《红墙内外的独家报道》一书,记录了自己在大公报第一个五年的步履和思考,没想到还成了那年的一本“小畅销书”。

  在大公报当记者期间,不仅可广泛涉猎地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采访报道,而且报馆还给了我追随报道中央领导人出访的机会,踏足亚洲、欧洲、非洲以及中东地区,力使报道和评论能够更深入。

  二○○○年的新世纪开端,新一任总编辑杨祖坤(前任总编辑曾德成已进入香港特区政府班底),希望我能在大公报要闻版开设“马玲专栏”,对每日的时事进行评论。这是个极大的挑战,之前的大公报虽然很重视评论,但是尚没有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时事专栏。考虑一番,我接受了。于是,二○○○年一月一日开始,“马玲专栏”推出。

  光阴荏苒,大公报迎来了创刊一百二十周年。历史上的大公报是名副其实的记者培养摇篮,产生过许多名记者,包括张季鸾、王芸生、范长江、杨刚、彭子冈、徐铸成、萧干等等。

  当年的大公报,有不少沐浴过洋风的“西派”人物,所以大公报有个篮球队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九四八年,以“大公报篮球队”为班底组建的中国篮球队(十名队员中其中六位是大公报人),出征伦敦第十八届奥运会,战绩不俗,先后击败了比利时、韩国、伊拉克等国家队,可谓开辟了中国奥运史的新纪元。

  金庸和梁羽生都曾是大公报人,后来又都成了新派“武侠小说大师”。

  费彝民当了近四十年的香港大公报社长,一生为大公报贡献良多,被尊称为“费公”。他一九四八年随大公报赴港直到一九八八年仙逝,其间作为北京与海外的最重要“联络员”,先后与周恩来总理会面五十多次。大公报当年率先报道了中央政府决定收回香港的决定。大公报是海外了解中国动向的主要媒介。

  一九八○年大公报要成立驻京办。八十年代中期首都宾馆竣工,成为继北京饭店后国家全资拥有的第二家五星级酒店。大公报北京办事处就设立在此。

  在我作为记者的成长之路上,大公报给予了我很多养分,让我至今受用,所以我一直怀着深深的感恩之心。愿一百二十岁的大公报扎扎实实走下去,在记载历史的同时也成为历史的一个传奇。

  大公报前高级记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