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如是我见/若想岁月美好 唯有奋斗不息\吴建斌

2022-07-01 04:25: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以茶餐厅为背景。\剧照

  ──观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有感

  突然一天,发现一部热播电视剧《狮子山下的故事》,便马上去观看。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批新来港人和老香港人一起打拼的故事,几乎和我的经历一样,正是我这个年龄段的故事,所以看得津津有味而且入戏。

  基于感动,我想发表一下感想。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来说,堪比我看过的内地版《人世间》。总体而言,故事的框架真实,内容接地气,情节设计抓心,演员演出感人,这样的电视剧正是当下所需要的题材和表达方式。

  努力拼搏赢得尊重

  我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来到香港,经历了艰苦岁月的磨炼。一九九二年我所在的公司在联交所上市,随后经历香港回归祖国的大事件,也经历亚洲金融危机。不得已,公司把业务拉回内地拓展,到二○○八年又经历了金融海啸的打击,直到二○一七年,我回到上海打拼。

  在香港生活了三十多年里,我对这里颇有认识。早期,有些香港人还真瞧不起内地人,那时内地和香港差距较大。我工作的公司有不少土生土长的港人和新来港人。新来港人为了生存,为了一份体面工作,他们很努力,很有拚劲,想尽办法融入香港环境以证明自己,以赢得尊重。

  多年之后,我们这些新来港人得到了尊重,得到了称赞,老香港人也翘起了大拇指。

  电视剧中的主角梁欢,是我们这代新来港人的缩影。因为丈夫突然意外死亡,当女儿觉得周围人瞧不起她和她妈时,建议妈妈回内地生活,可性格好强的梁欢给女儿说: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要想让人瞧得起,就得幹出成绩来。从此,梁欢挑起经营茶餐厅的重任,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又怀着一颗善良心,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和尊严。

  这正是我们这代人的写照。

  茶餐厅里的人情味

  香港的饮食文化,名扬四海,其中茶餐厅可谓佼佼者。

  早年,我差不多每天去茶餐厅吃饭。多年下来,我的生活根本离不开茶餐厅。香港有很丰富的饮食文化,但较受大家欢迎的还是茶餐厅。因为茶餐厅遍地皆有,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不仅快又方便、价格合适,还美味、干净。我就很喜欢茶餐厅。

  在我居住湾仔那十多年的日子里,就不时到一家茶餐厅吃饭。时间久了,和老板、伙计也熟了。大家彼此很融洽,就像电视剧中的情节一样,街坊邻居说说笑笑,又轻松又多少有一些慰借。如果我好几天没有去茶餐厅,当再次和老板见面时,老板还会关心地问东问西,其实就是人和人之间发自内心的关怀。

  后来,随着祖国改革开放,香港人把茶餐厅开在内地很多城市,包括机场。我的感觉是,这些茶餐厅很受欢迎。我现居上海,也不时到港人开的茶餐厅里吃饭,感受曾经的日子。

  所以说,电视剧以经营茶餐厅为梁欢的事业,不仅诠释了梁欢的事业从小变大的成功,还为推广香港饮食文化做了一次宣传。

  狮子山精神世代传

  香港人的骨子里很中国化,在一百五十多年港英政府管治之下,尽管屡受不公平对待,但为了生存,为了过上好日子,他们靠勤奋、努力,靠灵活及一颗善良心,慢慢地赢得了自己应有地位。这个地位是奋斗来的。因此,香港人崇尚靠努力而成功的人。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电视剧《狮子山下》热播,轰动一时,讲述香港人逆境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从此,狮子山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也成为香港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的象征。

  新时代的《狮子山下的故事》承接了《狮子山下》的精髓,用香港人能听得懂并能共鸣的狮子山精神作为电视剧的魂,一步一步、一层一层、一环扣一环推进,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精确地抓住香港人、内地人的心,然后昇华。

  其实,在香港不少人来自内地,只是有人来的早,有人来的晚。无论是怎么来的,大家都是中国人,也是香港人。既然如此,大家的根是一样的,文化是一样的,为了活得更好,为了被尊重,都得奋斗。

  唯有奋斗者,才会受人尊敬。

  《狮子山下的故事》通过情节、演员演技及编剧能力佳,打动观众,直抵人心。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像不久前的电视剧《人世间》一样,不仅弘扬社会需要的正能量,还很好地回顾和总结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期待这样的电视剧越多越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