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文化什锦/丁龙后人圆梦纽约\海龙

2022-09-02 04:24: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丁龙后人在哥大东亚图书馆合影。/作者摄

  一百二十年前丁龙(Dean Lung)是一位海外华工,一九○一年他捐献自己积攒半生的血汗钱给纽约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希望能建立一个研究中国文明文化的科系。那时丁龙为什么要建汉学系呢?因为那是中华民族风雨飘摇、世界列强煽动仇华试图瓜分中国的危亡时刻。在此前一年,中国爆发了反帝的义和团运动,西方组织八国联军借机侵华抢掠屠戮;而在美国则一直有着残酷的排华运动。身为华工的丁龙对此深感愤懑和忧心。看到当时中华民族面临被毁灭的危局,作为一介草民的丁龙想尽一分自己的力量。他知道自己的民族有着伟大的文明史,他认为世界上的矛盾常因误会和误导而引发,所以他希望在美国名校建立一个研究汉学的系科来促进中美文化间的理解。

  丁龙认为,中美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如果这两个民族能够互相尊重和理解,这个世界就会减少杀戮和战争,赢得和平。他的想法得到了雇主卡本蒂埃将军的支持,雇主也捐献了他半生的积蓄,终于在哥大建成了著名的汉学系并命名为“丁龙汉学教授讲席”。当年慈禧太后知道此事后大为感动,马上命李鸿章代表清政府捐助五千卷《古今图书集成》支持它。现在哥大的汉学和东亚研究早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但是,那时美国排华运动很猖獗,自当年丁龙捐款后,他就消失了,再也难觅他的消息。一九九○年代,我在撰写东亚系史和哥大校史时发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并发掘史料和故事原型在海内外报刊介绍。后来此事被中央电视台和国内报刊报道遂为家喻户晓。

  这个历史事件非常感人,它对海内外华人和国内民众有着极大的鼓舞意义。多年来读者们一直希望知道丁龙故事的结局。当年我们在纽约人口局和海关等部门查找百年前丁龙的下落,希望知道他最后魂归何处。但因时间已经逝去了一百多年,那时美国和中国的记录不全,致多年的寻找一直没有结果。

  有幸的是,二○二○年我的朋友陈家基先生利用从南非回广东研究的机会跟当地侨联和“寻龙团队”联系,终于寻找到了丁龙的祖居、墓地、家谱和后人。最后通过寻找到当年丁龙跟雇主卡本蒂埃的信件、丁龙的儿子马维硕给后人介绍丁龙事迹的信件等资料确证找到了丁龙的后代。

  这些资料显示,虽然丁龙是一个努力正直的劳工,但当年却被迫返回了故乡台山,他在乡下隐姓埋名生活了很多年。他去世后抗日战争爆发,他家产业被毁,丁龙回乡后又生育一子一女,后都被培养为教师。丁龙儿子马维硕家因家族破落解放时被定为贫农家庭。马维硕育有二子五女共七个孩子,解放前他把儿子送往香港谋生,有的女儿嫁给美籍华人子弟。

  其后国内政治运动仍频,丁龙的儿子马维硕不敢跟后辈提起丁龙早年在美国的往事。虽然马维硕本人教书生活贫困,但因他有亲属在香港、美国等地,那时候这些海外关系会带来政治灾难,所以他对家史守口如瓶不敢洩露。幸好那时马维硕的外孙黄畅泉乃返乡知青回家陪伴外公外婆,有机会隐约听到外公马维硕介绍曾外祖父丁龙当年捐款哥大建立汉学系的故事,并看到过马维硕珍存的丁龙和卡本蒂埃通信等家史材料。

  当年马维硕一直盼望能来美国读书,丁龙也告诫马维硕如果有机会要来哥大看看当年他捐建的汉学系。世事流转经历了很多年,后来马维硕及子女和孙辈都来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可是阴差阳错马维硕一直没有机会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来。

  今年夏天,在整整等待了一百二十一年以后,丁龙的长孙马腾沃和当年传承丁龙故事的曾外孙黄畅泉终于有机会来哥大圆梦了。暑假里,笔者有幸接待丁龙后人来参观了以当年承建汉学系的哥大校长巴特勒命名的大图书馆,东亚图书馆和东亚系以及当年丁龙捐赠支票的学校董事会会议室。同时还参观了哥大校史博物馆、行政会议大厅,校长纪念画廊等重要机构。

  在丁龙的巨幅画像前,丁龙的长孙和曾外孙携带着丁龙家族的第五代、第六代后辈恭敬地鞠躬。黄畅泉代表外祖父马维硕向丁龙画像祈祷告知先人替他们终于圆梦。这是一个美丽又伟大的历史瞬间。丁龙的梦实现了,但他的希望还在延续。丁龙的长孙和曾外孙黄先生盼望丁龙的第六代能努力学习考上哥大,延续自己祖上开辟的促进中美文化互相理解交流的宏伟梦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