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黛西札记/字由人,人由字\李 梦

2022-12-01 04:24: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艺术馆“字由人──汉字创意集”展览一景。\Daisy摄

  上周参观香港艺术馆“字由人──汉字创意集”展览,有幸获策展人刘小康先生及香港艺术馆馆长(现代及香港艺术)俞俏女士亲自导赏。展览以汉字为主题,展出香港艺术馆藏、多位藏家及艺术家捐赠的过百组作品,年代跨度数百年,带领观者由字及人再及人生,从汉字的发展历程中窥见城市与社会的变迁。

  汉字流传三千多年,不论在古在今,既是记录物事及思想的媒介,也是文人墨客创作挥洒的载体,兼具实用及美学功能。在香港这座东西文化汇流的城市,汉字在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语境之下,更扮演记录社会流转的独特角色。是次展览大致分作五个部分,从一百多年前开埠至今香港汉字的形态演变,讲到汉字在民间各行当以及文人雅叙书房中的多元体现,再到汉字与绘画、篆刻和电影等艺术门类的结合,最终将汉字放归生活之中,呈现艺术与日常的互融、共生,以至不断启发新的创想与实践。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策展团队对于汉字表现形式的独特呈现。千年前,文字以笔以墨书写,起承顿挫,笔画间有意有情;百年前,汉字由铸字师傅雕成粒粒字模,製以木板或铅板印刷,得而传播流续。至如今,文字以代码、以程序、以元宇宙中的NFT种种承载,表达方式愈见多元缤纷,唯背后承载之中国风骨与精神,从未改变。诚如刘小康在策展人语中提到,我们生长并居住的香港,是一座“被汉字铺天盖地包裹着的城市”,街巷之间,目之所及尽是各式各样的汉字招牌和霓虹灯牌,每一幅都在诉说城市发展的故事。不论历史悠久的北魏真书、抑或生动贴地的李汉港楷,不论“九龙皇帝”曾灶财的街头涂鸦、抑或港产片头或地铁月台常见的书法大字,汉字无时无刻都存在并影响着你我的日常生活,以亲切、或寻常、或俏皮百变的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分明就藏在汉字笔画的折弯与延展间,由一代代人书写并传承。老物不旧,只因常存新意。展览末段,摆放一件香港艺术家洪强的互动装置作品,鼓励观者探索如何与机器本身的磁力相处,以毛笔写下“心”字。现场所见,众人众字,形态各异,颇可玩味。字,由人写出;人,亦由字模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