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君子玉言/“阳”\小杳

2023-01-11 04:24: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都市冬日朝阳。\作者供图

  新年后上班,大家见面的问候语都是“阳过了吗?”十之八九“阳康”了。也有个别亲友同事一直坚定“阴”着,自己也不知咋回事,瞎猜可能阳过了自己没感觉。大家笑称,这体质,当“疫苗原材料”槓槓的啊。

  二○二三年刚过几天,家里两位老太太一个急诊住院,一个“阳”了──母亲在养老院几个月没出门,也“中招”了。

  经历了“阳”带来的变故,对于老人格外不放心,心里着急担心,嘴上还得安慰母亲,罗列出好几条宽心话:母亲是养老院从老人们到工作人员中最后一个“阳”的。我说老太太真能扛,单枪匹马闯进了“决赛圈”,妥妥的“养老院第一名”──此其一。其二是,养老院楼上楼下左邻右舍的“阳”老人住院的住院、回家的回家,母亲所在这层楼,只剩下她一位老人和一名“阳康”的护理员,无意中母亲得到了一对一的服务。其三是,这时候“阳”,春节就可踏实些了。

  嘴上一二三数着这些“好”,宽慰老太太,其实内心里实在牵挂忐忑,夜里睡不好,一醒来总要拿起手机看看是否有母亲的消息。每天早中晚问母亲情况,随时咨询协和医院的朋友曹博士,又追加快递了一些止咳药和抗原检测包。感谢曹医生!再忙也会抽空回复指导用药,我们能够在不去医院的情况下,从容应对。

  母亲自己挺镇定,既不特别恐慌,也很重视,说是有我之前寄去的药和血氧仪,有底气,“手中有粮,遇事不慌”,听我们远程叮嘱,症状发起后吃退烧药喉片、喝VC水。“阳”的第三天早晨,开始服用WG弟辗转托寄来的“特效药”。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了,但始终人间清醒。每天两次服药、间隔十二小时拿捏得准准的。果然,出现症状五天、连续服“特效药”两天后,体温逐步下降,从摄氏三十八点七度降到摄氏三十六度,血氧保持在九十五以上。又按方子“甘草+干姜”,讬护理员买来原料,加了红糖煮水止咳,觉得喉咙舒服,便“请客”,让“阳康”正在恢复中的护理员也盛了一杯喝。

  母亲到哪里都人缘好,思维清楚、干净体面,养老院从院长到服务员都叫母亲“阿姨”,说她大气又和气,谁都乐意帮助老太太。作为侨眷,各级部门领导陆续上门看望,慰问春节,母亲一高兴,精神面貌也好了,身体指数继续保持向好的优良状态。一时间,家人微信群一改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忧心忡忡,“海内外”一片欢呼雀跃。

  这阵子暂停车辆限号,还是习惯早早到办公室,天色尚暗,夜灯未熄。微曦中,一轮圆月清晰可见。收拾妥当,一抬头,天光初放,几朵半开小云叩窗,好像在问候“你好吗?”又飘向庙塔金色琉璃瓦顶,轻盈俏皮。顿时,好像听见心头哗的一声,有什么东西散化,心情一下子轻松了。

  忙跑到楼道窗口:只见东方一片鱼鳞纹祥云,如扇贝状展开,扑面绽放,下边的厚云像一只振翅欲飞的天鹅,太阳在“天鹅”颈项处,如一颗闪闪发光的玉坠。近处远处的楼宇在晨曦中若隐若现,都市初醒……同事从西边办公室跑过来,忙不迭地拍照,一边拍一边口中念叨:大片儿,大片儿……

  原来,刚才问好的那几团小云朵,就是从这一大群里悄悄溜出来閒逛的。

  一番忙碌之后,再望窗外,一朵云都不见了。天空又是一张如这座城市一样的端庄脸。

  一个上下班,见证了天色的明暗转换──从黑到亮,再从明到暗。心情也似乎一点一点点亮,再一寸一寸平歇。

  午后去医院拷资料光碟,回来步行。走过平安大街,走过黄城根老街……已过小寒,冬月正深。于向阳处的街头行走,竟也阳光耀眼、微汗蒸腾。街上还是行人寥寥,西单商业街望过去一马平川。老胡同老店里,听不到热乎乎的叫卖声,冬日特有的糖炒栗子和烤红薯的香味也闻不到了。

  现代都市里,寻常烟火早已是罕见之物。在我的感觉里,兼具现代香氛与市井烟火的大都市,好像只有香港,大俗大贵。俗到尘埃,贵到天际。人们在相同的时段不同的时空,平行生活。

  下班高峰时段,环路又开始拥堵。与其说是人间烟火,不如说是人间劳碌。星级酒店豪华的大厅前,停放着快递小哥的送货电动车,画面有点违和感。来来往往奔波的人们,托起生活的沉重,支撑着泱泱人气,人们自己不觉得,其实他们有多么坚忍可敬。

  亲友开始约春节聚会,先确定是“阴”是“阳”,再一番唏嘘感慨。丹龙姐如往年一样,寄来她手绘的生肖挂曆,小兔子灵动可爱。老友们好几年未见,但一片旧谊温情,是暖暖的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