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人与事/金庸与校长\学 勇

2023-03-14 04:24: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嘉兴一中校园内的张印通校长铜像。下图:金庸亲题诗的方碑。\作者供图

  二○二二年十二月十七日,浙江省嘉兴一中举行一百二十周年校庆,许多老校友前来参加庆典。走进曾是一片荒地的新校区,处处红楼碧树,又见小桥流水。一方碑刻十分引人注目,碑上是金庸先生亲题的诗:

  当年遭寇难 失哺意彷徨

  母校如慈母 育我厚抚养

  去来五十载 重瞻旧学堂

  感怀昔日情 恩德何敢忘

  诗中的“寇难”,指上世纪的日寇侵华战争。金庸是浙江海宁人,本名查良镛。抗日战争中的一九三六年,他从家乡小学毕业,考入“浙江省立嘉兴初级中学”。成立于一九○二年的嘉兴府学堂是该校的前身,到金庸入学时,从这所学校已经走出过茅盾、郁达夫、赵万里等前辈名人。历百廿春秋,学校砥砺奋进,几经更名,成就了当今的嘉兴一中。

  金庸与池田大作曾做过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对谈。对谈中,池田问:“您的‘恩人’是哪一位?”金庸回答说,一位是小学五年级时的班主任兼国文老师,另一位是嘉中的校长张印通先生。他说张校长的大恩大德对他一生影响极大。一九八六年四月,嘉兴一中首次举办张印通校长纪念活动,金庸专门致电,称:“张印通老师是我恩师,对我一生教导嘉惠良多,数十年来时时思念,不敢忘怀他的恩德。”

  张印通先生,早年考取公费留学,专攻教育,学成后归国教书育才。当年金庸考入嘉中,张印通任该校校长已经五六年。他办学有方,以校为家,在当地极具声望。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爆发。日寇于十一月五日在上海西南方的金山卫登陆,逼近嘉兴。形势危急,当地各学校,有的决定放假,有的干脆宣布解散。张印通校长却临危不惧,坚守岗位;教师会议上,他的发言斩钉截铁:“嘉中不能放假,不能解散!身为师长,我们不忍心看着几百个学生在这里沦为亡国奴,校长和师长有责任带领他们撤离……”他顾不上安顿自己一家老小,亲率全校师生到新塍,分乘几艘运输大船向西撤离。船经过乌镇、练市,又到了新市。数日后,嘉兴沦陷,师生们被迫继续乘船转移到余杭。东北方吴兴战斗的炮声很快传了过来,学校决定继续向西转移。水路不通了,大家背着简便的行李一路徒步,经临安到达于潜。金庸晚年回忆起这段往事,动情地说:“那时我只有十三岁,个子小,背了行李,长途跋涉,常常掉在队伍后面。张校长前后来回地照顾,经过我身边时,总要喊话:‘哪位高年级同学,来把查良镛的大喇叭(指行囊)背走!’”

  在于潜小驻了一段,战事再度告急,学校决定向浙南转移。师生们风餐露宿,先抵兰溪,再到永康。每天步行几十里,走不动了,就唱支歌。到了宿营地,将稻草往地上一铺即是“床”。张印通校长和大家同吃、同住、同行,还抽空给同学们上课。没有教室,没有课本,他和其他老师就在屋檐或树荫下,挂起一块小黑板,凭着记忆讲课。在永康仅留了一宿,第二天赶路九十里抵达缙云,住一宿后又赶路九十里到丽水,最终抵达目的地碧湖镇。颠沛流离近两个月,行程千馀里。

  碧湖镇没有电灯,照明只能靠油灯和土蜡烛。晚间,常见张校长提着灯笼去胡公庙:那是金庸和其他男生的“宿舍”,校长是去学生宿舍查夜。经费紧张,师生们每日粗茶淡饭,课业却抓得很紧。金庸因家乡海宁早已沦陷,在校享受甲种救济的待遇。他在寒冬腊月也只穿两件单衣,没有袜子,赤脚穿着草鞋。课余,最吸引他的地方是图书馆和阅览室,他读了不少新文学作品,喜欢上了巴金。他还在学校的壁报上发表了文章(题为《〈虬髯客传〉的考证和欣赏》),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让他暗自得意,却也为灾祸埋下了伏笔。上边教育厅特派的训育主任,专横跋扈,实际权力大过校长,动辄训斥甚至威吓学生,很不得人心。金庸在壁报上发表了题为《阿丽丝漫游记》的文章,讽刺训育主任,同学们拍手称快,训育主任却要开除他。那是金庸一生中最大的危机之一:一旦被学校开除,不但失去继续求学的机会,连吃饭、住宿也发生问题。金庸一九九一年底在香港会见嘉中老校友时回忆道:“张校长从中斡旋,力求化解此事,但没有成功。于是他暂把这件事拖搁了下来。直到期终考试完毕,暑假开始,张校长才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交给我三样东西,”他激动地伸出两手,扳着手指数了起来,“一张本学期成绩单,一张公费证明书,一封张校长写给衢州中学校长的亲笔信。有了这三样东西,我就能转学去衢州,得以继续学业。若不是按这样办理,我将被开除,当时就没有学校再肯收我……”

  一九九五年三月,金庸捐资塑造的张校长胸像在嘉兴一中校园隆重揭幕,铜像的基座上镌着金庸的亲笔题字:“敬爱的张印通校长”。

点击排行